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6节(2 / 3)

勾栏瓦舍,每日里多少人来?你刚才说的与唐朝坊市相比极好,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唐朝的坊制,是分门别类,每种生意一坊,这里却是天下百货同处一地,想买什么就有什么,这便大不同了。这里不是坊市,而是把外面的草市聚到一处,同时结合了坊市和草市的优点,最利于人买东西。兼且吃喝玩乐皆有,闲逛一逛也是好的。那些牙人是学了樊城商场的这个好处,再用他们以前做牙人的办法,建了这处商场起来。”

襄阳的商场,看起来与樊城的商场相似,其实有根本性的不同。樊城的商城是完善的商业组织,和下面的村社、工场、渔场、农场配合,讲究规模化生产,产供销一条龙。不只是货物齐全,而且质量有保证,依靠口碑做长久生意。襄阳这里却不同,他们就是提供一个场所,把各种生意聚集到一起,吸引大量人流来这里,然后出租摊位,收取手续费。

两种不同的生意模式,各有优劣,以后的竞争会非常不容易。

这种市场杜中宵前世不知见过了多少,建起来成本低,来钱快。初期管理较严,来这里租摊位的也是实心做生意的,价格较低,能够迅速红火起来。只是这种形式天生有不利于管理的缺点,时间一长,内外勾结,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商家,会慢慢把正经做生意的人挤走,慢慢冷清下去。

不过对于经营的牙人来说,冷清了又有什么关系?到时把这里的商场转手,他们别的地方选址另开一家就是了,那时钱早已经赚足了。

若是私人经营,樊城的商场面对这种竞争,有诸多不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被挤垮。不过攀城的商场是常平司开的,那就不一样了。官方手段,不必用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只要加强监管即可。

一路走过去,全是这种小摊位,商场只是收钱。由商场收钱,是因为他们要分成,而不是收固定的摊位租金。牙人们精明得很,如果收固定摊位租金,自己花了无数心力吸引人来,落不下好处。

牙人是以前商业的掌控者,他们联合起来,几乎涵盖了各种商品。这里货物齐全,而且价格各种各样的都有,既有极便宜的,也有极贵的,好与不好,值与不值,那就看各自眼光了。

大致看完,已到午后,杜中宵道:“天色不早,我们且回去吧。这里我已经看过了,接下来的几个月,樊城徐主管那里,只怕日子不好过。无妨,我们别想办法就是。”

正要离开的时候,在靠近门口的一个摊位,偶一回头,发现那里正在卖书。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守在那里,面前摊子上摆了几本书,旁边一个招子,上面写着:“活字印书,价低立取”。

杜中宵一时好奇,自己没记错的话,活字印刷应该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只是从来没有听过毕昇这个人的名字。而且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活字并没有被大规模应用,这里怎么会出现?

走上前去,看那摊子上的书,都是最常见的蒙学教材之类的小册子,甚是简陋。摊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着有些木讷。

随手拿起一本小册子翻了翻,杜中宵问道:“你这书怎么用活字印法?”

年轻人道:“这是家祖传下来的手艺,用陶制成活字,便不需雕版,印起来极是便捷。”

杜中宵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是哪里人氏?什么名字?家里怎么就会这手艺?”

那年轻人道:“小的毕文忠,蕲州蕲水县人氏。家里祖传为人刻版印书,家祖别出心裁,用泥制成字烧硬,可以代替雕版。最近两年生意不好,听说襄州这里繁华无比,到这里来碰碰运气。”

杜中宵听了,急忙问道:“你祖父什么名字?”

毕文忠道:“家祖讳昇,两月前不幸染病故去。”

杜中宵点了点头,心中暗暗可惜,没想到毕昇已经去世了。看他孙子已经成年,想来年纪不小。活字印刷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并没有多么稀奇,知道了原理,还知道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并不难复制出来。

不过,出于对发明者的尊重,既然遇到了毕昇的后人,就应该帮一帮,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杜中宵并没有制做活字,这么多年,没有多少用到的地方。刚好可以把毕文忠请回去,把这技术推广开来。

活字印刷对于少量、大印刷的书籍来说,并不比雕版印刷方便多少。要想推广,最好是从报纸和杂志这一类的要求时效性的印刷品开始。现在的营田务,已经有这个条件了。

专卖店和储蓄所

樊城商场的衙门里,杜中宵在案后看着徐克写的书状。里面写了这些日子襄阳商场开后樊城商场受到的冲击,影响很明显,日销售额下降了几近三成。后面,则是徐克的建议,主要是学习襄阳商场的经营模式,对樊城商场进行改革。一些本地生产,商场采购而不生产的货物,跟襄阳商场一样,让外面的生意人到商场里来卖,商场收钱分成。

杜中宵看完,对徐克道:“主管,做生意遇到了难处,要改自然是对的。但怎么改,却要慎重。现在汉水对面新开的商场,引起了我们这里的客人,钱赚得少了,这是事实。但几个问题要搞清楚。一是他们引走了哪些客人?是因为他们那里更好,客人才去那里买呢,还是因为我们在汉水北岸,襄阳城的百姓因那里更进,才去哪里呢?再一个,新开的商场自然会吸引人,百姓图个新鲜吗。这样的情形,只是一时还是会一直持续下去。先把这两点弄清,再想怎么去改。”

徐克想了想,道:“提举,属下认为,最重要的是襄阳百姓贪图那里近便。樊城本是市镇,人口远不如襄阳县城。虽然通了铁路之后,新开的商铺不少,人口聚集,还是比不上。而且现在襄阳县也通了铁路了,虽然只到江陵,因江陵是荆湖都会,却不可小视。少的客人,应该主要还是襄阳百姓图近便。”

杜中宵道:“不只如此。还要把这几日卖的货物种类条理清楚,跟前些日子对比,看看区别到底在哪里。卖的钱少了三成,来的客人可未必只少三成,是也不是?货物有贵有贱,只算钱数,可看不出来的客人多少。我猜一猜,对与错没有关系。买贵重货物的大多是有钱人,买大宗货物的大多是商人,他们不会因为要坐渡船到江北来觉得麻烦,就去那新开的商场。平常百姓,来这里只是买些日用之物,贪图便宜是有的,贪图近便也是有的。襄阳的商场一开,城里的百姓到我们这里来的,应该少了许多才是。只是他们买的货物不多,花钱较少,单算钱数不容易看出来。”

徐克连连点头:“提举说的是。这几日看买的钱,只少了三成,人流却少了许多。”

杜中宵道:“主管,做生意,特别是衙门的生意,不能只算着自己赚多少钱。出了这种事情,第一要想的不是怎么多卖货物,而是在商场里租了铺面的,如那些饮食店,那些勾栏瓦舍里的人家,先把他们的租金降一降。来的人少了,最受影响的是他们。降了租金,先稳住人家。”

徐克拱手:“提举说的是。属下今日便就办此事,跟他们商量,租金降多少合适。”

杜中宵点了点头:“如此做就对了。做了这件事,我们再来商量,为了应对襄阳城商场的冲击,该做哪些事情。——对了,前些日子让你在商场办会员,此事如何?”

徐克道:“已经办了。不过办了会员的,多是富人员外,百姓极少人办。他们花钱不多,均认为不知多少时日才能凑够数额,不愿如此麻烦。”

这是正常的,寻常百姓一个月会在商场里花几个钱?买十贯以上的货物,才能办会员,可不就只有那些富人员外和商人吗。而且百姓会觉得,定个十贯的数额,根本就不是为他们设的。商场现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