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里是厢军?”
耶律重元恨恨地道:“这一战,是宋军试探我们来了!看他们身材高大,人人强壮无比,又人马皆铁甲,怎么可能是厢军!今天与我们交战的,必是南国禁军的精锐,就是要我灭我们士气!”
话音未落,萧革“咦”了一声,指着远处道:“大王且看,那边又有宋军下山,向城中去了。宋军所以派兵出战,想来是掩护这些人进城去!”
耶律重元看着刘淮一行的背影,沉声道:“之所以来唐龙镇,就是城中守将言,我大军前来,他便带兵献城。却不想大军围城,城中的宋军死守不降,致成今日局面。城中守将该死,不知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唉,现在骑虎难下,只能与宋军决一死战!”
十三郎带人闷头冲杀,突然听见契丹军阵中传来收兵的钲响,高喝道:“敌兵要退!其余不管,把前面的这个契丹将领留下来,死活不论!”
说着,手中长斧连劈,硬是从人群中清出一条路来,一时血肉横飞。
作战极消耗体力,一般的人,舞动刀枪要不多少时间就力竭,要么轮替歇息,要么就只能够被动遮挡。十三郎天生神力,此时依然生龙活虎,如初战时一样。海里的中军伤亡已大,此时发力,哪个还能够阻挡他?眼看着就向海里的将旗那里去了。后面小校紧紧护住将旗,跟在十三郎的身后,一路杀过去。
海里正在指挥撤军,一回头,看见宋军的将旗高速向自己这里来,不由心惊。撤军后队变前队,互相掩护,有序撤退。一个不小心秩序乱了,就变成溃败,任人宰杀。这个时候指挥必须稳住,海里自己带头向后逃窜,中军冲动阵形,就全乱了。
咬一咬牙,海里高声道:“今日不意遇到宋军铁甲,中其奸计。来的宋将直向我来,那就上去会一会他!他带的铁甲骑兵虽然厉害,单人独斗,就不信还能胜过我!”
说完,命身后护旗的小校跟上,直向十三郎的将旗冲来。
看见契丹将旗向自己而来,十三郎大喜过望,一声高喝,手中长斧如一道光般,把身前的几个契丹骑兵扫落马下。须臾间,十三郎就和海里相对,各自看到了对方。
十三郎不由大笑道:“好,好,你自己过来,送我一场好军功!”
说完,把手中长斧一收,向马上摸去。
海里看着眼前的这个大汉,如一尊天神般骑在马上,心中暗叹,难怪敢一直向自己冲来。当下再不犹豫,挺向手中长枪,向十三郎直刺而来。
十三郎收拢长斧,从马上摸出装好火药的骑枪,对准冲来的海里,一声长笑,扣准了扳机。
山上,杜中宵看着契丹军潮水一般退去,面上露出笑容。此战十三郎完全占据了上风,几乎没有任何失误。契丹军的表现不应该说错,只是没有预料到宋军的战法跟以前不同了。铁甲骑兵不只是人马俱铁甲,军官和士卒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最低的是效用,许多使臣,不骑马也是精兵中的精兵。马更是从许多马匹中选出来的良马,有铁甲加成,一般军队很难挡住。
说铁甲骑兵能一以当几没有意义,实际以契丹军这样的布置,根本就冲不散铁甲骑兵阵形。他们能够从从容容冲进敌军阵中,杀一圈之后安然返回。没有相对铁甲的对策,直接硬碰硬,契丹军今日必败。
见对面的宋将没有迎上来,还收拢战斧,海里有些发蒙。不等反应过来,就见宋将从马上抽出一根铁棍来,对准自己。那棍的前端突然冒出一团火光,带着一溜硝烟,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十三郎一声长啸,收起骑枪,猛地挥舞手中的长斧,把吓傻了的契丹护旗小校砸落马下。上前一手抄起海里的尸体,一手握住契丹的将旗,大喝道:“阵前斩将夺旗,不想我十三郎一生首战,能够如此风光!兄弟们,紧守阵形,我们那边谷口回营!遇上挡路的,顺手收拾了!”
看着山下的十三郎举着契丹的将旗,带着铁甲骑兵缓缓向预计好的谷口退去,杜中宵微微出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亲兵道:“武都指挥使今日斩将夺旗,为一大功。今夜设宴,为他庆功!”
众人一起道贺。这种军功,多少年都没有过了,这一战之后,十三郎从此不同。
耶律重元狠狠地拍了面前的木栏一下,道:“可惜了海里!只以为来的是营田厢军,却不想出战的是南朝禁军精锐,人人铁甲。如果来的万人俱都如此,这仗不用打了!”
萧革道:“铁甲贵重且不说,南朝向来钱粮不缺,军器精良。能用铁甲的勇士,能披铁甲的战马可不多得。大王,依我想来,来的宋军不可能人人如此。近万这样的强军,他们怎么舍得派来救唐龙镇!”
耶律重元想了一会,点了点头:“说的有理。且用心防守,先摸清宋军底细,再定行止!”
刘淮乘着那边十三郎大胜,契丹军混乱的机会,并没有怎么厮杀,一行人就冲到了军城下。正要住马喊话,就见城门打开,一小队骑兵从里面出来,高声道:“我是本城守将,火山军兵马都监俞景阳!城头看见将军前来,不敢耽搁,开城门迎接!”
刘淮出了一口气,上前叉手:“营田厢军所部骑兵阁杜待制之命,前来接掌军城防务!”
报出这么一长串名字,刘淮一时有些气接不上,不由咳了几声。
俞景阳心中嘀咕,杜中宵的官职自己还明白,什么营田厢军怎么这么怪?假右侍禁,就当他是真的右侍禁好了,倒是比自己官职高一些,可一个营指挥使,最基层的小军官,凭什么位在自己之上?
不等俞景阳答话,刘淮从怀中取了杜中宵亲笔的任命状来,交给俞景阳。
俞景阳看过,自无异议,向刘淮叉手唱诺,迎着来的百骑进了城门。
在城头看见十三郎斩将夺旗,阵前大胜,俞景阳就知道,契丹取胜可能性不大。至于夺城,更加不可能了。自己一个兵马都监,怎么敢跟带这么多兵来的将领作对?惟今之计,先以接待为名,把进城的将领好好稳住,争取出时间让程越赶紧把那些知情者料理掉,才是万全之策。
畏敌如虎
迎了刘淮一行到了军衙,俞景阳道:“诸位远来辛苦,且在后衙好好歇息。今日城外本朝兵马大败了契丹人,数日之间,当无大战。我着吏人准备文书,供将军查验。”
刘淮道:“城外契丹兵马数万,而我军只来了骑兵,余兵尚未到达,解围非数日间的事情。守城第一要有兵,第二要有粮,无兵无粮城池再坚固也无用。这一位何殿直,是本营的粮草官,你且着吏人与他一起,去查验城中粮库存粮。此最为要紧,耽搁不得。”
俞景阳暗暗出了一口气,好在自己贪心,怪外面粮价不高,还没私卖军粮。如若不然,这一查就要出问题。当下不敢怠慢,吩咐了人,带着何三郎去查验粮草。
说定了晚上酒宴接风,俞景阳退了出去,周肃对刘淮道:“我看这俞都监,目光闪烁,说话语焉不详,不似个好人。指挥既然来接本城防务,何不就此夺了他的军权,整训军兵,坚守城池?”
刘淮道:“我们只有一百人入城,防务还是要靠这里原有的兵马。如果一来就夺了都监兵权,只怕人心扰动,恐出意外。我们已经入城,只要小心谨慎,能发生什么大事?守城第一,其余以后再论。”
宋军兵营,杜中宵备了酒宴,犒赏今日立功的将士。同时命军中全军士今天饭菜比往日每人多加一碗酒,多加一块肉。营指挥使以上的,全部参加庆功宴。
十三郎昂头挺胸,得意非常。从他带了海里的尸体回来,就再也掩饰不住那股得意劲,自己也知道从今之后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