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8节(2 / 3)

自己的后代一点都不稀奇,甚至还有少女未出嫁前,先有子女,夫家娶时不但不怪罪,还非常高兴。

这种风俗的形成,肯定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只是这个年代已经说不清楚了。与靠近中原的幽燕、党项一带相比,西域对中原的向心力更强,汉人的地位更高。中原去的汉人,会被主人留俗,离去之后如果妻女生子,会觉得非常荣耀。

对这种奇风异俗,杜中宵不觉得是什么好事,背后很可能含着一次一次异族入侵的血泪。当地百姓对万里之外中原文化的留恋,用这种荒诞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杜中宵问任泽:“除此之外,高昌和伊州一带还有什么风俗?”

任泽道:“那里地处偏远,物产不丰,吃的简单。不似胜州这里吃的花样繁多,那里没有锅鼎,只有铁鏊子,用来烙熟面饼。不论贫富,只吃这样一种干的面饼。”

杜中宵点头:“哦,听说过。”

这不就是后世馕的前身吗。只是记得馕不是用鏊子烙出来的,而是土坑里烤出来的。不过这个时候吃食简单,什么烤包子、手抓饭全都没有,只有面饼打天下。

任泽又道:“还有一点,那里的人不重田产女子,只爱财货珠玉。只要给钱,他们什么都卖,甚至有的连命都可以卖掉,这可跟中原大不一样。”

杜中宵道:“沿边之地,战乱频仍,人命都朝不保夕,何况田产女子呢。有这样的风俗,说明那里生存不易。贪财人之常情,但爱财到了这个地步,甚至违背人伦,说明在那些地方,人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朝不保夕之下,什么田产房屋,美人奴仆,随时就一切化为乌有,不如换成现钱。”

见任泽不以为然,杜中宵又道:“爱财到这个地步的,除了西域,还有青塘的土蕃人,还有岭南的土人,荆湖一带山里的蛮人。一个是生存艰难,一个是多部曲奴仆,人都是主人的财产,男女婚配成家生子女而为家庭,家的意义不大,为主人家生小奴仆对主人更重要。世道如此,才会如此爱财。”

对金银等浮财的追求到了这种病态,一是社会不稳定,再一个是奴隶制残余。连自己人身的独立性都还认识不清,更何况认识到家庭。什么伦理道德,什么爱情亲情,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都没有白花花的银子讨人喜欢。这种状况不只是西域,大宋的沿边几个地区,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只是在这个时代存在,后世依然有人群不断地一次又一次演示着。说白了,当汉唐屯垦的汉人离开,西域的百姓,再没有形成稳定社会的机会。各种风俗民情,透露着一种荒诞的感觉,让人觉得不真实。

不是所有的人群,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中原汉人那样稳定的社会,自然而然出现伦理道德。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出稳定文明社会的,并没有多少族群。周边族群,大多都是受汉人影响,才走进文明,就是中原王朝的教化。当汉人被赶回中原,有的荒诞,有的野蛮,有的含着泪水消失在了漫天黄沙中。

接见使节

“名马十匹、珊瑚十枝……”

杜中宵坐在案后,听着礼官报长长的礼单名字,面无表情。

使节是到胜州,而不是到京城,是因为要进京城,先要河曲路经略使杜中宵允许。此次杜中宵允许之后,两位使节各回高昌和伊州,才能向宋朝派出正式使节。没有这一道程序,周边随便什么小势力就要到京城朝贡,宋朝哪有那个精力处理。

带来的礼物没什么稀奇,无非是常见的马匹、骆驼、珊瑚、玉带、香药之类,前些日子大商人金三已经运了一批来,存在了免税区里。数量说不上特别多,对一路帅臣,已经算是厚礼。

念完礼单,两位使臣上前,各自交上带的文书。

杜中宵打开看了,对两人道:“自庆历年间,未有西域使节入京城。你们在胜州住上些日子,我上书朝廷,再定行止。还有,两位留在胜州,各派人回去,告诉执政者,朝廷旨意未下之前,不得生事。若有生事甚至擅起刀兵者,莫要怪我翻脸无情!河曲路大军入西域,不是难事!”

两人急忙行礼,一起道不敢。

杜中宵又道:“在的这些日子,除了看一看胜州的市井人情,与衙门的人一起,对一对你们的话语与文字,到底译成汉文该如何。高昌与伊州相邻,两份国书,同样一句话,写出来却是不同,这样如何得了?一个误会了,就耽误军国大事。”

陈希亮听命。廉成却道:“节帅,在下不通文墨,国书是别人写就,此事只怕做不来。”

杜中宵道:“你的随从之中,总有读书认字的,让他们来做。此事马虎不得,国书上出了差子,可就是大事。到那时,别说我没给你们机会。”

廉成应诺。高昌国里,文墨记帐等事多是用粟特人,廉成的队伍中也是如此。这种大事,突然觉得粟特人不放心,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杜中宵道:“便就如此。今夜帅府中设宴,为两位使臣接风,城中文官武将作陪。”

众人一起唱诺,杜中宵吩咐退帐。

到了偏房,吩咐上了茶,杜中宵一个人闲坐。茶刚刚上来,包拯急急进来。

两人叙礼落座,包拯有些着急地道:“经略,我刚刚问了人,才知道伊州今年才不奉高昌为主,两国使节如同斗红了眼的蟋蟀。要不是有卫士弹压,随时就要火并。”

杜中宵道:“崔度田已经报过了,今年高昌在龟兹败于黑汗国,伊州乘机自立。”

包拯道:“既是如此,经略怎么还一起召见他们?两地势同水火,该单独召见才是,免生嫌隙。”

杜中宵笑道:“龙图,能生什么嫌隙?伊州对高昌本就若即若离,一有机会,就要自立,与我们没有关系。在西域他们都打不起来,到了胜州怎么还会打起来。”

包拯点了点头,想了想道:“高昌和伊州如此,

经略对西域意欲如何?”

杜中宵道:“顺其自然吧。伊州主动派使节来,态度恭顺,当然不能动刀兵。等到河曲路大军整训完毕,取伊州和高昌不难。只是得地容易,得人心难啊,此事急不得。”

包拯点头:“我就是怕经略打得顺了,忍不住就大军进入西域,惹出事端来。”

杜中宵笑道:“打仗是军国大事,哪有打得顺手这一说,龙图多虑。西域本汉唐故土,有了机会当取则取,不能存妇人之仁。但没有机会,也要有耐心等下去,不能够得了地盘,失了人心。一切等到铁路修到黑水城再说——对了,改黑水城为居延县,朝廷已经同意,只是还没有合适的知县人选。”

包拯道:“到那里做知县,可不是什么都行。”

杜中宵道:“正是如此。我这里没有合适人选,龙图有人举荐吗?”

包拯想了想道:“此事要想一想。到那里的人要有吏干,最好还是进士出身,急切间难觅人选。”

知县官太小,有能力有前途的人不来。居延县地位又特别重要,非精干官员不可,还要能够节制周边蕃部,最好是有在边地为官的经验。杜中宵认识的官员不多,根本没有合适的人。如果包拯也没人,那就只能由朝廷选派了。杜中宵手中空握一堆举荐名额,却没什么人才可用。

铁路一到黑水城,不但是西域受影响,党项的河西地区同样会受到影响。从居延海沿着弱水逆流而上,可以直达甘州。虽然这是一条季节河,能够通航的河段不多,但一路上有水,就解决了大漠中行军的最大难题。到时镇戎军攻灵州,黑水城攻甘州,党项就垮了。

契丹的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双方摩拳擦掌,大战一触即发。党项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