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的也严。最好是选合适的时机,从胜州出发,一路扫荡山间蕃部,到路口兵分两路。一路南下取朔州,让守雁门关的契丹兵马失去用处。另一路则守住山间道路,遥望大同府。”
曾公亮听了皱眉:“副使的意思,是不取大同府,只取朔州?”
杜中宵道:“昨夜我想了一夜,仔细想来,取大同府的机会只怕不多了。只要耶律洪基大军过了天成县,重元的兵马可能会大量投降。而以河曲路的河东路兵马,没有早做准备,跟契丹大军作战,实在没有多少胜算。此次党项之战,朝廷准备数年,动用三十余万兵马,一路顺利,还用了四个多月,到现在都没有结束战事。要打契丹,这么仓促,怎么够呢?”
张方平点头:“副使说的是。党项一战,耗费了大量钱粮。关中和京西路这几年积攒的粮草,全部耗尽,最后还要调两淮粮米。与契丹作战,一旦时间长了,就会面临缺粮。”
杜中宵道:“契丹这种大国,要想作战,必须多年准备,才能行有余力。如果没有党项战事,本朝倒是可以乘契丹两帝并立的机会,图谋其西京道。现在,这个机会不大了。现在国事兴隆,没有必要对契丹行险,还是不取大同府的好。如果只取朔州一州,以河曲路的河东路兵马并力而为,还有机会。”
曾公亮和张方平看着地图,一时间没说话。大同府地位太过重要,宋军如果进攻那里,很容易发展成两国交锋的国战。这几年开拓河曲路,平定西域,又紧接着灭掉了党项,宋军一时间没有余力了。朔州僻处一域,位于代州和胜州之间,可以进占。大宋立国的时候,在这一代跟契丹多次激战,是到了太宗朝的时候,才最终被契丹占领。
最重要的,朔州已经是大同盆地内,到大同府一路通途。以后再跟契丹争夺大同府,可以以朔州为前进基地。那个时候可以集结大军,如此次进攻党项一样,直接以势压人。
看了许久,曾公亮直起腰,道:“若是只取朔州,倒是容易许多。耶律重元取大同府,我们可以直攻朔州,他来不及防守。等到我们攻下来,契丹纵然大军前来,也可以守住。”
张方平道:“现在铁路只到忻州,如果占了朔州,延伸到代州并不难。有了铁路,朔州就像铁打的一样。以后朝廷有了余力,从朔州取大同府,就容易得多了。”
虽然现在契丹内战,宋朝机会难得,但如果胃口太大了,只怕吃不下来。纵然这几年多收钱粮,朝廷有些积蓄,去年的战争也用光了,不能跟契丹直接开战。
看着地图,杜中宵道:“我们纵然目标是只取朔州一城,气势上却不能如此。当命韩琦立即率领大军,回驻胜州。乘着洪基大军进逼大同府的时候,大军从胜州出发,扫荡山间的蕃部。把方圆数百里内平定了,胜州、朔州、代州连成一体,才是对契丹最大的优势局面。那些山间地方,本来就是契丹以前日常劫掠的地方,蕃户并不忠于契丹。而且我们进军,也让契丹担心大同府,不敢南下在朔州大战。”
曾公亮道:“如此可行。可以再派一路兵马,从偏头寨出发,奇袭朔州。”
杜中宵点了点头:“我们只是定下取朔州的方略,具体该如何作战,应与前线韩太尉商议。看他的意见,后方加紧向胜州运送物资。取朔州的兵马,不需要太多,一两万人即可。一两万人,朝廷的积蓄应该可以支撑。再加上河东路代州的兵马,应当能够守住。”
张方平想了想,不由苦笑:“副使,实不相瞒,由于灵州未下,大部分物资都要送到那里。现在能支撑河曲路兵马作战的,也就一万多人。再多,粮草可以暂时从京东路调来,枪弹只怕不足。”
杜中宵道:“一万多人,只守朔州,应该也够了。契丹内战多年,总不能为了朔州一座城池,大军来攻。如果来的人不多,一万多人守城,他们攻不下。”
宋军只要保证火炮的弹药不缺,要守住朔州城,契丹攻起来可不容易。契丹虽然有炮,但多是守城来用,野战的炮,还没有能够攻城的大炮。两国的技术差距,没那么容易追上来。
破灵州
寒风吹过来,扫在脸上,像是刀割的一样。天上有薄薄的云层,太阳被云层挡住,透着凄凉的白色。
狄青看着再次退下来的宋军,脸色铁青,几乎能滴出水来。
杨遂道:“太尉,北边韩太尉已经离开兴庆府,带领大军去了河州。听说赵滋所部,要全部集结到胜州,就连居延也要交给张岊。看来,契丹那里需要人手。”
狄青点了点头:“我自然知道。可灵州不下,我们就只能被拖在这里。纵然分兵去攻横山,还是要围灵州。我们二十余万大军,被这一座城池拖住,实在令人烦恼!”
一边的张玉厉声道:“就不信这城池如此难打!太尉,派给我一千兵马,我带人打上城去!”
狄青道:“今时不同往日,以你的身份,如何能够带兵登城!”
张玉道:“又有什么办法?火炮打不塌城墙,又只能从一边攻城,党项人早早躲了开去。等到我一蚁附攻城,他们又回来,怎么也破不了城墙。非有猛将,登上城去,守住城墙,才有办法!”
狄青抬头看了看天上惨白的太阳,想了又想,最后重重点了点头:“好,这也算是办法了。你选一千精兵,等到火炮轰过之后,立即登上城墙。”
张玉道:“不必火炮轰了。打上城墙去的炮弹,刚好蚁附登城的时候,党项人从城墙抛下来,反成了杀伤我们士卒的武器。我带的一千人里,选身材高大的一百人,每人身穿铁甲,随在我身后。打到这步田地,就要跟党项人硬碰硬,看看是我的刀利,还是他们的骨头更硬!”
狄青犹豫了一下:“这样使得?有炮不用,总是不好。”
张玉道:“此时用了不如不用!党项人打了这么些日子,物资少了,不要再给他们炮弹!”
杨遂道:“张玉说的有道理。党项人的火炮已经被打掉了,守城的器物不多,炮弹刚好给他们做守城用。不如不用火炮,就用铁甲登城,看看党项人如何。”
狄青道:“身披铁甲,蚁附登城可不容易。——罢了,已经拖了这么多日子,不必顾虑太多。这便给你一千人,一百铁甲,再攻一次。你只要登上了城头,守住一段城墙,能让后面的军士上去,这城就破了。记住不在杀伤多少敌人,只要守住打开的缺口!”
张玉叉手称是。转身离开,去换铁甲。
狄青吩咐人,去军中选一千特别精锐的兵士来,一百身材高大的随着张玉,穿铁甲攻城。
看着宋军退去,城头的党项人站在城头,辱骂宋军取乐。灵州已经被围了些日子,外面的党项成了什么样子,他们并不知道。至于宋军说的,哪个肯信呢。这些日子,宋军日日攻城,次次被打退,党项军队的士气高涨。人人都觉得,再打上一二十年,宋军也攻不到城头上来。
正在这时,就见对面宋军列开阵势,前面一队铁甲,倒是以前没有见过的。
依惯例,宋军攻城之前,会用火炮把城墙上的党项士卒打跑,而后攻城步兵上前,蚁附登城。这已经成了标准程序,党项人做得习惯。一看见宋军列阵,便就开始有序向两边的城墙撤。
等到把这面城墙让开,等了一会,只见攻城的宋军逼近城墙,左等右等却不见炮响。
直到张玉所带的军队到了城墙下面,指挥的党项将领才猛然醒悟过来,大声道:“不对,这次宋军不放炮了!快快回来,防宋军登城!”
张玉身着铁甲,当先走在前面。命令身边的士卒把云梯架上城头,厉声道:“天塌下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