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3节(2 / 3)

场而已。只要挡住他们,他们就只能退去。”

杜中宵道:“陛下说的不错。所以此战的布置,是以贾逵所部当正面,侧面赵滋掩护。如果契丹不走灰河东岸,而是沿西岸进攻,则赵滋的炮兵,隔河帮助贾逵。”

曾公亮道:“炮兵能打到灰河对岸?”

杜中宵道:“灰河并不甚宽,火炮能打过去。如此一来,契丹能够进攻马邑的通道,实际只有不到五里。贾逵所部东部为县城,西部延伸到山上,早已经布置好阵地,专等契丹兵来。”

参政宋庠道:“为何不紧守县城?出城防守,总是免不了与契丹大军短兵相接,不是上策。”

杜中宵道:“贾逵三万余人,几乎带了所有火炮去马邑,小小县城哪里能够塞下?他军中用的是枪和炮,拉成长长一条线,正好发挥火力。”

赵祯跟杜中宵学了几个月军事,眼力已非以前可比,点头道:“确实如此。小小县城,城头上面放不了几门炮,城里住不了几个兵,贾逵三万余人,不可能只守县城。若是守城,就该退回到朔州去。”

杜中宵捧笏:“陛下明鉴。此次战事,如果契丹是沿灰河西岸而进,则贾逵是主力。赵滋所部除了从侧面支持外,还是贾逵所部的预备队。前线损伤过多,则由赵滋从浮桥派人过去,维持前线战力。”

王尧臣沉吟道:“贾逵所部并不满员,只有三万余人,赵滋则齐装满员五万人。为何是让贾逵所部为主力,而不是让满员的赵滋去呢?”

杜中宵道:“灰河和山地之间,只有五里路,贾逵三万余人已显拥挤,赵滋所部实在放不下。除了前线如此布置,后方还有庞相公所带三万的河东路兵马,守在朔州,以防意外。同时,若是契丹有兵马到后方骚扰,庞相公也可以派兵马剿灭。”

众人点了点头,一起看着桌子上的地图。现在突然明白,杜中宵为什么早就定了,此次宋军只取朔州,而不顾及其他。朔州的地形决定了,周围打一场短时间的战事,防守非常有利。加上庞籍所部,宋军一共十一万人,已经把周围塞得满满当当,再容不下更多人马。所以刘几所部的五万大军,根本就没有向朔州方向去,而是留在了山里。

契丹如果出兵沿灰河西岸进攻朔州,刘几前出,刚好威胁契丹后路。

面对马邑的大军,契丹必须出动十万以上的大军,甚至就是全军出动二三十万人。这个时候,被刘几截断后路,就会非常危险。要防刘几,就要分出数万兵力,堵住各处山路。

仔细看了地图,赵祯道:“此次枢密院布置得当,没有漏洞。若是洪基来攻,必无机会!”

众大臣一起捧笏:“陛下所言极是。”

文彦博道:“除了南边的朔州,北边杨文广占了契丹德州,正向白水泺而去。如果契丹不南下,而是北上去攻杨文广呢?他那里后边再无大军,有些空虚。”

杜中宵道:“相公,南边庞籍等人十余万人,加上刘几五万人,对大同府虎视眈眈。耶律洪基为了大同府计,自然不敢带兵北去。若是不然,庞籍和刘几近二十万人,直出大同府,断了洪基退路,这一仗也就不用打了。说到底,南边我军的兵力雄厚,契丹人想打,就只能南下。”

文彦博点了点头。虽然对军事不熟,到现也大致明白了枢密院的意图。夺了朔州,布置在那里十余万大军,实际上逼着契丹南下作战。北方实际空了出来,杨文广五万人,已经可以所向无敌。

赵祯看着地图,沉声道:“布置妥当,你们认为洪基会不会派兵来战啊?”

文彦博道:“洪基新得大同府,统一契丹,心气正高的时候,岂能够坐视朔州被占?想来无论如何都会南下,打一场再说。打得赢了,自然收回朔州和其他州县。打得输了,再慢慢与本朝谈不迟。”

杜中宵道:“只取朔州,契丹人可能还会以为,能跟本朝谈判。所以他们派了使节,去见朔州的庞相公。也答应使节来京,与朝廷商谈。这个时候,杨文广取德州,又进白水泺,契丹人只怕等不了。”

契丹人现在数十万人集中于大同府,后勤供应非常困难。只取朔州,他们未必能够下决心来战。这个时候,杨文广不断东进,就逼得他们不得不出兵,不然无法阻遏杨文广前进的势头。

大战在即

三月初,耶律洪基率兵三十万,经怀仁县,直向马邑扑来。宋军的探马飞一般地报来,一时之间周围一阵紧张。马邑附近,宋军开始坚壁清野,收拢百姓。

耶律洪基在怀仁县驻扎,用过了晚饭,召来众大臣议事。

众臣分两边站定,耶律洪基道:“重元已为南朝所获,萧革归降。北地虽然一统,宋国却借这个机会攻城掠地,岂能忍他!与宋国的这一战,不得不打。现三十万大军,自大同府南下,去攻朔州。此战必须击溃宋军才可,如若不然,后患无穷!”

耶律乙辛道:“陛下所言极是。如果被宋军占住朔州,雁门天险从此为宋所独有。朔州到大同府一路坦途,必须时时防宋军来攻,为患极深。不给宋军重创,难以安稳!”

林牙耶律防道:“前方宋军十余万,又有数万宋军从西边山里来,此战并不好打。”

楚王尼噜古道:“除此之外,三十万大军南下,前出百里,粮草难济。大同府的百姓全部征发来运粮,也难保前线不饥馁。若是派军队运粮,人数并不比宋军多上多少。”

耶律乙辛道:“南人孱弱,纵然人数不少,又有何用!本朝大军南下,他们如何阻挡!”

耶律防道:“大王,今时不比往日,现在的宋军可没那么好对付。不说去年他们灭了党项,数年之前唐龙镇一战,本朝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耶律乙辛听了,断然道:“那时宋军有炮,我们措手不及罢了。现在我们一样有炮,不再是数年之前,何必怕他们。窃以为,只要大军南下,宋军支撑不了多久。”

耶律洪基道:“此战必须一战而胜,速战速决。如果拖延时日,粮草便就困难,打不下去。是以攻朔州一战,朕欲以二十万大军,正面攻击马邑。派五千兵马,到灰河东岸牵制。其余十万人,护着后路安全。如果山中宋军击我后路,拦住他们,候援军来。”

尼噜古拱手:“陛下,马邑城池狭小,二十万大军摆不开阵势。不如以少量精兵为前导,大军跟在后面。若是精兵能打开宋军缺口,大军随即前进,方可大胜。”

耶律洪基想了想,道:“如此也好。马邑城前只有数里之地,二十万大军难以摆开。宋军在城外布阵,西接灰河,东连大山,没有破绽。便以万人军阵,直攻其中间,若是得利,大军随后路进即可。”

说完,又道:“这万人精锐,允可以从二十万大军挑选,务要勇猛。以划里为帅,作为大军前锋。”

夷离毕耶律划里出列,拱手唱诺。

耶律洪基道:“自怀仁至马邑县约有百里,前锋划里两日内到达。之后一日,大军要到阵前。”

大臣拱手称是。大军一日三十里,是正常行军速度。自出幽州,契丹大军已打了过半年,现在军中疲弊,不能强行军。而且刘几大军一直在西边山里,行踪不定,契丹必须谨慎。

马邑县城,贾逵和赵滋相对而座,一边饮酒吃肉,一边商量战事。

贾逵道:“耶律洪基率三十万大军出大同府,一路南来。依着路程,三四日后就要城下了。我已经知会了山中的刘几,让他多派骑兵巡视,不能让契丹兵马入山。”

赵滋道:“你这里西边是山,东边是灰河,有刘几和我把守,两翼最是安全。这一战,就看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