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满两口子打了招呼,拿了参考书,又进了屋。
王孝敬气得指着他的背影破口要骂,被周小满拦住了。
“他这么大人了,给他留点面子。我看他在屋里应该也是在学习,咱们就别打扰了。”
曲春花忍不住也跟着数落了几句,到底给儿子留了几分面子,转移了话题,说起纺织厂的事来。
众人闲聊着,周小满慢慢听出了不对劲。
“如今纺织厂效益不太好吗,我怎么没听我妈说。”
曲春花就苦笑。
“跟以前比起来,确实差了很多。听说如今有许多地方都不要布票了,我们的东西如今卖得并不好。厂里的效益自然就不比以前。如今除了正常发放工资,节假日的福利几乎没有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王孝敬补充道,“咱们纺织厂还算好的。听说隔壁副食品厂,效益更差。谁让国家如今同意搞什么个体户。咱们这里受冲击算小的。听说有的地方,端铁饭碗的都要干不过个体户了。”
激动
周小满听得心下一热。她不由去看余安邦,见后者朝自己点头,心下许多念头,纷至沓来。
因为心里有事,接下来的时间,周小满就有些心不在焉。
半个小时后,夫妻二人拒绝了曲春花夫妻的留饭,准备回家。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周小满就忍不住问余安邦。
“搞个体户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都没听说。”
“你每天要上学,还要跑教参书的事,哪里会留意这些。而且,如今政策开放的地方也不多,星城还只是小部分。”
余安邦将自行车踩得哗哗作响,“好像是去年,就有些地方开始搞了。不过有一些手续。而且,有相关政策的。不能跟中大型的国营企业争原材料。可以做的行业也有限,好像餐饮运输什么的都能搞,其他的应该也行,具体我没去问…”
周小满静静听着,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如果政策正慢慢放开,她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在这个年代,只要肯拼肯干,积累财富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
“你呢?”周小满戳了戳他的背,“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我不是一直在做吗。”爽朗的笑声从身前传来,“只是与那些小打小闹比起来,我觉得如今做的更有意思。虽然有些东西依旧不能摆在台面上来,算是投机倒把,可我想以后肯定是能光明正大的做。要我去摆个小摊卖东西,每天起早贪黑的,就赚那么一点,我可没那精力。”
好叭。
人家是个有大志向的。
周小满一路怀着激荡的心情回了家。
等进了家门口,她满腔的壮志就变成了愤怒。
“余闹闹,你这是上哪里搞的?”
“妈,闹闹看到谷叔在田里挖藕,也下去了,我拦都没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