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17节(1 / 2)

外面那么多丫鬟婆子,谁知道哪个是皇帝留在贾府的探子?

这时候还是老老实实的拍个马屁得了!

反应最大的并非是林黛玉,而是史湘云。

“好诗好诗!不愧是三哥哥,豪气干云忠君报国!”

“沙场的壮阔和惨烈扑面而来,仿佛听到了战马咆哮!”

“我方才好像看到了自己站在城墙上,城外黑压压的敌军扑面而来!”

贾琮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史湘云这个妹妹,他是真的觉得错生了女儿身。

一旁的林黛玉也抚手称赞道:“没想到三哥哥真的能做出这般好诗,此诗之惨烈,令人心生敬意。”

薛宝钗定定的看向贾琮,她虽然知道贾琮因军功袭爵,但其实对于边关戍边的事情了解的不多。

如今通过诗词一道,竟然仿佛看到了沙场对敌人的场景。

秦可卿也是巧目顾盼,没想到这个三叔竟然有如此气概……

倒是一旁的迎春怔了怔说道:“琮哥儿,怎的这么杀气腾腾的。”

“二姐姐,这是林姐姐说的要做沙场诗词,你怎么才反应过来。”

“哦~我方才还在想说宝玉的打油诗……”

贾探春直接伏在迎春的肩膀上吭哧吭哧的笑,周围的姐妹们也是笑出了声。

迎春这二姐姐平时性子木讷,反应慢。

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半天也不说一句话,如今竟然还是这般,说宝玉的那首打油诗都过去多久了?

看着迎春不好意思的样子,贾琮笑着说道:“二姐姐平时就该多和姐妹们多说说笑笑,这才是该有的模样。”

“你我姐弟何须这般外道,自家兄弟姐妹自该玩笑胡闹起来。”

“总是这般闷着,便是个好人也闷出病了。”

迎春抿着嘴点了点头,多年来无人在意才养成了这个性子。

即便是想改,也是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的。

贾兰崇拜的看着贾琮说道:“三叔,你真厉害!我原来还不知道沙场到底什么样。”

“如今方才明白,沙场上还有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贾琮摸了摸贾兰的脑袋笑道:“兰哥儿,以后要记得,不止要读书,还要锻炼身体。”

“若是没有一副好身躯,如何能熬得过读书的日子?”

“明日我教你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用不了多久,你也能强壮起来。”

贾兰重重的点了点头,他如今看起来比同龄要瘦小一些,其实就是现在就开始熬了。

贾琮也不想这个日后的读书种子心性凉薄,也正好现在还小,可以好好的教导一下。

史湘云听到贾琮要教贾兰拳法,眼睛都亮了,赶紧说道:“三哥哥三哥哥,我也要学!”

“啐,云妹妹切莫胡说,女孩儿家怎么能学这些?”

“宝姐姐说得对,哪能如此!”

眼看着薛宝钗和贾探春阻止,史湘云可怜巴巴的看着贾琮,希望这个三哥哥能替自己出头。

贾琮看了眼史湘云又看了眼林黛玉,沉吟道:“我倒是有套瑜伽适合你们,并非是拳法之类的,是养生的功法。”

“动作幅度不大,且可以强身健体,很是适合女孩儿练习。”

“尤其是林妹妹身体不好,若是坚持一年,便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现在春分秋分时,林妹妹总是虚弱,药不离口。若是能坚持练习,过两年说不得便不用药了。”

林黛玉的眼神顿时亮了,便是其他的女孩儿包括秦可卿也都是一脸的探寻。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病

林黛玉的毛病大家都是知道的,是先天不足的虚病,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旧疾。

再加上林黛玉从小离家,寄居在贾府,难免生性敏感,如此便会多思多疑,直接的症状就是睡眠不足疲劳不堪。

就是各种虚症引起的气血两亏,抵抗力弱。

前世有许多人怜惜林黛玉,也有许多人笑谈她是林怼怼。

但其实这也的确怪不了林黛玉,一个六岁离家到贾府寄人篱下,换任何一个孩子都会这般不管做什么都要思量思量。

虽然嘴上牙尖嘴利,但是林黛玉也并未真的去伤害人。

此时见到贾琮如此认真的模样,林黛玉的确心里是翻江倒海一般,自己自从出生便吃药,每年春分秋分时更是严重。

这副软弱的身子当真是让她苦不堪言,“三哥哥说的可是真的?我这毛病许多太医都治不了!”

“好多太医都是开着滋补的药,只说我是虚病,但怎么养也不见好。”

贾琮笑着点头说道:“林妹妹,那些太医便是真瞧出什么毛病,只要不是要命的,便不会真开口。”

“反正有了前面的人开药,他们又不用担什么罪过。”

“若是真给你开了别的药,吃出什么问题,那才是大难临头。”

“你本就是先天不足,气血两虚罢了。锻炼下身体,在保持好心情,便没什么事儿。”

“最重要的,便是少些胡思乱想,多放开心心境。”

林黛玉蹙着眉寻思了一会儿,果然,从第一个太医开了人参养荣丸之后,便是后面的太医在来瞧病,也都是按着第一个太医的方子加些滋补的药。

薛宝钗此时也有些踟蹰,她和林黛玉一样,也是打从娘胎出来就带了病。

林黛玉是先天不足,她则是带了一股热毒。

靠着先天壮才没有什么大碍,后来靠着冷香丸来压制。

如今听说林黛玉的先天不足可以通过锻炼养身子骨,那自己呢?

自己是因为先天‘壮’这才身量丰腴,若是在锻炼,岂不是……

贾琮见她的踟蹰模样便知道想什么,“闻听宝妹妹从胎中带了股热毒,发病时咳嗽,浑身发热?”

“咦,三哥哥从何处知道的?”

“哈哈哈,这贾家上上下下多少张嘴?哪有什么秘密。”

“哎,我这病发作时的确如三哥哥说言,大约三两日才消退。”

见到薛宝钗这功夫叫三哥哥也叫的顺口了,贾琮便哈哈大笑的说道:“且不说那冷香丸如何难得,宝妹妹,你那病是何时发作的?可是幼时便有?”

薛宝钗一愣,随后摇了摇头说道:“是自从家父过世之后,这病才得了。”

“当时也是多番求医,可始终不见好。”

“后来还是一位专治无名之症的和尚给了个方子,这才能在发病时压下。”

贾琮闻言点了点头,前世就有很多红学家不断查证薛宝钗的病,奈何曹公并未多写些笔墨,就连冷香丸都是杜撰的!

再加上曹公这本书多用隐喻,后来有人提出这薛宝钗是因为被压制了天性,因为按照正常来说,薛家乃是紫薇舍人之后,现在也还是皇商。

这种家庭出生的薛宝钗,怎么会身着素雅,行事沉稳如大人一般?

应当就是薛父过世后,薛宝钗眼见大哥不学无术,为了安母亲的心,每日故作坚强让自己沉稳起来。

原著里的一句话是:“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薛宝钗原本是什么样?

“以书字为事”。

如果父亲尚在,如果她能在无忧无虑的环境里长大,她便可以追求读书写字,做一个纯粹的不问世事的才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