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2章(2 / 2)

&esp;&esp;这些人收到汪剑通的布置,必然会藏到秘密之处,但是谁能保证他们的亲人朋友不会好奇他们隐藏的秘密呢?

&esp;&esp;说不定早就有人知道萧峰的身世,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曝光机会, 这才隐而不发。

&esp;&esp;更何况, 知晓雁门关一役的除了萧家四口,以及在萧远山手上侥幸活命的三位幸存者, 还有给玄慈递假消息的幕后黑手。此人对雁门关一役后事态的发展究竟了解多少,除了他自己没人清楚。

&esp;&esp;现在的萧峰不怕身世曝光,但他不想乔三槐和乔氏是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契丹人后,再由他人转述得知此事。

&esp;&esp;得知当年的真相, 又亲自去了一趟辽国, 与普通的契丹百姓相见后,萧峰已经没有初初得知自己实为契丹人时那般抗拒。

&esp;&esp;他是在父母的期待中诞生的孩子, 他的父母也并非以屠杀宋人、侵占宋人财物的恶人,他有什么理由不接受自己的身世呢。

&esp;&esp;一个人托生在宋国,还是托生在辽国,并非自己所能决定的。但是他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esp;&esp;已做宋国人二十五载的萧峰不用询问他人,都能猜到宋人对契丹人的态度。

&esp;&esp;当丐帮帮主的时候,他在意的人、事、物有很多很多,但是卸去帮主之位的他,对这些已经没有多少在意的了。

&esp;&esp;他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但他对乔三槐和乔氏还是非常在意的。

&esp;&esp;萧峰并不希望一向疼爱自己的养父母,因为得知他是宋人眼中形如恶鬼、凶狠残暴的契丹人,而对他心生厌恶,看向他的目光中也永远带着恐惧。

&esp;&esp;但是隐瞒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他宁可亲眼见证这一幕的发生,也不想日后回来拜访乔三槐父母,迎接他的不是热情的笑容、温暖的怀抱,而是充满提防、抗拒、惶恐、愤恨的目光。

&esp;&esp;在心中措辞许久,萧峰才道:爹、娘,你们可知道契丹人?

&esp;&esp;不怪萧峰先有此问,因为他在拜汪剑通为师,并加入丐帮前,在这个家生活了十五年,他从来没有听乔三槐和乔氏说起过契丹人。

&esp;&esp;乔三槐和乔氏同时摇头。作为久居山野的平头老百姓,他们最多也就知道本县县令的姓氏,连他具体叫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县令上面还有什么官儿了。

&esp;&esp;就像他们明明就生活在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脚下,但他们也不清楚少林寺的方丈是哪位。

&esp;&esp;登封位于中原地带,距离宋国和周边各国的边境都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esp;&esp;宋国自立国以来便是重文轻武,朝廷没有足够的武力,对江湖的掌控自然就弱。所以宋国的朝廷就算募兵,也不会在属于江湖第一大派的少林派庇护区域的少室山附近招募兵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