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就连袁绍,在看见刘虞那张虚耗过度的轻浮面容时,也是这般想的。
&esp;&esp;呵,难道人当上皇帝后,就不再是人了吗?
&esp;&esp;看看他把自己好好的刺史府,都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esp;&esp;后院每隔几天,就有女子被抬出来,连带着他在冀州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名声,都给败坏了!
&esp;&esp;袁绍强忍住内心的厌恶,行了全套的礼节后,在刘虞的旨意下落座。
&esp;&esp;“陛下召见臣,是为何事?”
&esp;&esp;刘虞盯着袁绍,直将他看得皱起眉头,才缓缓开口。
&esp;&esp;“大将军没有得到消息吗?朕以为,是大将军有话要和朕说。”
&esp;&esp;有那么一瞬间,袁绍无比后悔拥立刘虞这个决定。
&esp;&esp;但现在,他们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刘虞是君,他是臣,即使是万人之上,身为臣子的大将军也必须恭谨对待这一人。
&esp;&esp;这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他身为门阀士族后代,难以跳脱的穹宇。
&esp;&esp;“臣确实收到洛阳方面的消息,正要向陛下禀报。”
&esp;&esp;袁绍将长安朝廷对公孙瓒的任命,告诉了刘虞。
&esp;&esp;刘虞听完,不屑道:“哼,涸泽而渔,他公孙瓒的目光也不过如此了。”
&esp;&esp;袁绍微微一怔,没反应过来。
&esp;&esp;刘虞理了理衣袖,又动了动鼻子,发出一声不耐烦地鼻息,殿内立刻有宫人小步膝行,给熏炉换上香料。
&esp;&esp;浓郁的香味弥散在殿内,饶是习惯了贵族做派的袁绍都感觉有些不适。
&esp;&esp;刘虞却笑了,声音沙哑又粗粒,他才四十岁,但两鬓已经全白了,袁绍看着他,看他抽噎一般发出刺耳的喘息声,眼神里闪过一丝怜悯。
&esp;&esp;刘虞笑得几乎喘不过气,好半天才长吐出一口浊气,恹恹道:“难道不是吗?你出钱出地,乌桓出马出力,公孙瓒不过是占个山道,就能从中获利,五千匹马,他劫断的,岂止是利益,更是冀、幽之间合作的可能啊。”
&esp;&esp;“但,如果没有曹班的挑拨……”
&esp;&esp;袁绍始终惦记着曹班。
&esp;&esp;刘虞冷笑:“曹班不过是顺水推舟一把,没有这诏令,他公孙瓒,难道就会给你写赞歌了吗?”
&esp;&esp;袁绍脸色一黑,刘虞怎么也看到了檄文?他分明有意将此消息拦下了。
&esp;&esp;上一个被写檄文辱骂的董卓,坟头草都两尺高了,这不光是面子问题,打仗前出现这种事,很不吉利的好吗!
&esp;&esp;“大将军急什么,公孙瓒会写,你袁氏门生,难道找不出一个会写文章的人来?”
&esp;&esp;这话要在从前,刘虞是绝对说不出口的,但现在看到袁绍不爽,看到这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相互攻讦,看到天下乱成一锅粥,他只觉得食欲大开,心里快活得不行。
&esp;&esp;“别总盯着女人看了,他们曹家的事,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兄妹相残,哈——”
&esp;&esp;刘虞不顾袁绍越来越黑的脸,抚掌狂笑:“今日子弑父,明日父杀子,永远只有亲人和敌人,才是最了解你的人啊!”
&esp;&esp;-------------------------------------
&esp;&esp;初平五年,夏。
&esp;&esp;刘备离开了自己的任职的平原国,带着自己的亲信部将,再次踏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esp;&esp;不久前,他的国相府,先后来了三名使者。
&esp;&esp;公孙瓒的使者从紧临平原国的渤海郡出发,带来了他们共同的老师,卢植的亲笔书信。
&esp;&esp;卢植在董卓、王允之乱后,没有和其他公卿一起,前往天子所在的长安,而是返回家乡涿郡,重拾旧业,创办学府,教书育人。
&esp;&esp;卢植的信中并没有明确表达公孙瓒拉拢他的意思,只是说希望他们珍惜同窗之谊,但涿郡在幽州,是公孙瓒的地盘,公孙瓒此举不言而喻。
&esp;&esp;长安给予公孙瓒统御三州的权柄,公孙瓒大军主力就悬在他的头顶上,他和长安的盟约,在幽州铁骑下显得格外脆弱,面对公孙瓒的大棒加甜枣,刘备当时是动摇了的。
&esp;&esp;反正自己投靠曹班,公孙瓒背倚曹班,他这也不算背弃旧主不是?
&esp;&esp;可就在刘备清点了手下兵马,交代好家人朋友,准备向平原国君辞行时,第二名使者登门造访。
&esp;&esp;毫不意外的,是来自冀州邺城的使者。
&esp;&esp;袁绍的门生更加直接,直接带来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在城郊的时候,差点让平原国的城防士兵当做了敌人。
&esp;&esp;解除误会后,使者告诉刘备,这五百人,和五百匹战马,就是袁绍的诚意。
&esp;&esp;平原国不产马,刘备有些眼热,手下武将关羽更是眼冒精光。
&esp;&esp;于此同时,使者还交给刘备一枚印章。
&esp;&esp;“陛下擢升使君为青州刺史。”
&esp;&esp;刘备心里当然是不认刘虞这个“伪帝”的。
&esp;&esp;但那可是刺史印章啊!
&esp;&esp;袁绍自己做过冀州刺史,样式肯定是没错的,看看这玉,看看这字,这气派,这……
&esp;&esp;“大哥!袁绍这厮,是想一石二鸟,既帮他分担来自渤海郡公孙瓒的压力,又让我们和曹班任命的青州刺史马腾干起来!大哥莫要上他的当啊!”张飞吹着胡子,在刘备耳边大声密谋。
&esp;&esp;“我知道……”刘备喃喃。
&esp;&esp;但那可是刺史印章啊!
&esp;&esp;他没有立刻答复使者,而是将人留在城内,好吃好喝供着,并让使者给他三天时间考虑。
&esp;&esp;但就在这短短三天里,第三位使者,在平原国都城城门,被守城的士兵拦下。
&esp;&esp;“来者自称扬州天子遣使,奉大将军命令,传天子诏谕……”
&esp;&esp;扬州天子,刘繇。
&esp;&esp;据说是在扬州避难,被袁术手下将领孙策揪了出来,押到寿春,强行送上的皇位。
&esp;&esp;平原国和扬州并不相邻,陶谦身死下邳后,曹班和袁术划江而治,袁术要派使者来,走陆路就必须要经过曹班的地盘,因此只能是走海路。
&esp;&esp;也难怪扬州的使者会如此狼狈,还被城门卫当成贼人了。
&esp;&esp;袁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