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的原则。
&esp;&esp;“胤祺不难受了。”胤祺急急说道,尽力证明着他确实可以去上学,阻止皇太后和康熙发生争执。
&esp;&esp;毕竟,康熙对儿子的教育,极度重视。
&esp;&esp;每日卯时,阿哥们就得在尚书房了等着先生的到来,然后开始一整天的学习,上午习文,下午练武,等到申时才能结束一整日的学习,整整十个小时,都没有停歇。
&esp;&esp;并且这份作息,风雨无阻,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的寿辰,其他日子都需上课。
&esp;&esp;更不要说那个丧心病狂的一百二十遍学习法,每日学习的内容,首先要诵读一百二十遍,然后再背诵一百二十遍,直到滚瓜烂熟才可。
&esp;&esp;这份重视,可见一斑。
&esp;&esp;胤祺来到这个时代后,皇太后是对他最好的人,他不愿意这个和善的人为了他而受气。
&esp;&esp;“胤祺,放心,皇玛嬷在呢。”皇太后笑着摸着胤祺的额头,手心温暖,胤祺一阵恍惚,好似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这么一个手,这么轻柔地摸着他的额头,温柔的说:“别怕,妈妈在呢。”
&esp;&esp;正在这时,宫门外传来禁鞭的声音,康熙的圣驾已经到了宁寿宫。
&esp;&esp;清朝入关后,学着三纲五常那一套,以孝治天下,作为立志要成为圣明君主的皇帝,康熙对于皇太后这个嫡母很是尊敬,故而宁寿宫的宫人一请,康熙立即放下了手头的事情,赶了过来。
&esp;&esp;听见宫人的传信,皇太后扶着胤祺躺下,又给他盖好被子,扶着苏曼的手,在正殿等待康熙到来。
&esp;&esp;“给皇额娘请安。”皇太后刚到,康熙便在众多宫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他对着皇太后行完礼,又扶着皇太后在黄梨木的椅子上坐下,摸着手下的金丝绣凤的坐垫,皱着眉:“这几天风渐冷,皇额娘您这儿的坐垫还是这么单薄,可是下人不上心?”
&esp;&esp;殿里服侍的人立时跪了一地。
&esp;&esp;康熙皱着眉,风雨欲来。
&esp;&esp;“皇上,我这儿的这些人,伺候的都很尽心,不过这几天胤祺生病了,她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来二去的,没顾上这儿,这可怪不得他们。”
&esp;&esp;皇太后话中淡淡的怨怼,康熙听得明白,他依旧眉头紧皱,说出的话却已经服软:“是儿子疏忽了,现在胤祺可好了?”
&esp;&esp;“虽说不发热了,但到底遭了这份罪,可得让他好好养养,等养结实了,再去尚书房也不迟。”说起胤祺这次的病,皇太后依然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