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巡时候点名提及的钱塘一带,是这一回修缮的重点。
&esp;&esp;贾赦是中秋节后走的,贾政旬假回来,家里没了一个聒噪的大哥,觉得有几分冷清。
&esp;&esp;史苗为了维持两兄弟心态平衡,这回上心关照一下贾政读书的事。
&esp;&esp;问老二:“先生怎么说,明年能不能下场一试?”
&esp;&esp;贾政目光一时有些黯淡:“先生说……我还欠些火候。”
&esp;&esp;举人考试和秀才考试不是一个量级,史苗很能理解,她也不指望贾政是个神童。
&esp;&esp;反正慢悠悠考,重在参与。
&esp;&esp;明年贾敬又要下场考试,原著中贾敬是进士出身,可惜没说明白,贾敬究竟是哪一科的高中的。
&esp;&esp;就连林如海在原著里三十多岁高中,在进士梯队里已经比较年轻。
&esp;&esp;搞不好林如海是他们那一届里最年轻貌美的存在。
&esp;&esp;被点了探花。
&esp;&esp;很合理。
&esp;&esp;史苗笑着安慰老二:“那你就安心读书,不必慌,你才几岁。”
&esp;&esp;反正又不慌着考试,天天去书院里泡着干嘛。
&esp;&esp;史苗让贾政留下来:“过几日我们想去长生观玩一回,你且留在家中。”
&esp;&esp;贾赦不在家,出门的事就让贾政来料理,能办事就别闲着。
&esp;&esp;贾政也应下来:“孩儿知道了。”
&esp;&esp;贾政应下的事,这一回出门主要二房来操办。
&esp;&esp;史苗也不找什么烧香祈福的借口,
&esp;&esp;单纯想出去玩。
&esp;&esp;夏天太热,她不想挪动,现在秋高气爽,当然不能浪费秋光。
&esp;&esp;二房媳妇关氏专门领着丫鬟,端着礼物来给史苗过目:“母亲,张神仙的礼,您看预备这些……妥不妥当?”
&esp;&esp;贾代善的替身张道人,去岁游历至此,就在观里住着。
&esp;&esp;这个老道人挺有能耐,顶着荣国府替身的名头,和京城好些勋贵人家都有来往。
&esp;&esp;史苗看一眼媳妇预备的礼物:“差不多了,你瞧着再添一两样合适的白玉摆件。”
&esp;&esp;等出门那一日,荣国府一连十好几辆马车、轿子、陆陆续续排出一里地。
&esp;&esp;出一趟门挺麻烦。
&esp;&esp;这回还把家里贾赦的崽崽一起带上。
&esp;&esp;十来个月的小孩头一回出门,乐的啊啊哦哦的,笑得只知道流口水。
&esp;&esp;贾敏笑他:“我们哥儿,第一回出门,乐得什么一样。”
&esp;&esp;乐了一路,才到长生观,人类幼崽就疲惫的睡着了。
&esp;&esp;乳母领着去厢房照料,史苗这头该逛就逛,逛了一圈很安逸的坐下听戏。
&esp;&esp;道观这种地方,大约供奉着神仙,总让人觉得清净舒朗。
&esp;&esp;史苗听过一回穆桂英,贾敏拿着戏折子,还没拿定主意听哪一段。
&esp;&esp;贾敏更喜欢把一个剧目从头看到尾,自小就不太喜欢折子戏。
&esp;&esp;今儿专门负责前后传话的媳妇近前来,请示道:
&esp;&esp;“太太,大爷说京城王家的大爷和二爷,正好在此间赏玩,听说您在这边,想过来磕头请安。”
&esp;&esp;史苗皱眉:“京城哪个王家?”
&esp;&esp;那媳妇又道:“就是甄家三爷娶的那个王家。”
&esp;&esp;王子腾?
&esp;&esp;虽然有预感,可能会是这个王家,史苗还是被勾起了十足的好奇心。
&esp;&esp;总算能见到未来的风云人物王子腾了。
&esp;&esp;史苗没有拒绝理由:“那就见一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