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史苗也没接茬,只道:“说那些做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
&esp;&esp;正好这时候宁府太太周氏咳了好几声,史苗赶忙问:“是不是一路病了,看脸色就不好。”
&esp;&esp;周氏缩缩脖子,用帕子捂着嘴:“这几日犯咳喘的老毛病,吃点汤药就好了。”
&esp;&esp;史苗连忙道:
&esp;&esp;“你们刚到这边,最怕水土不服,大意不得,先前给我们看病的几个大夫还不错,明儿请去你们那边,看看吃哪个的药好。”
&esp;&esp;周氏点点头,向史苗投来感激的目光:“婶娘操心了。”
&esp;&esp;贾敬他们只在这边留了中饭,过午就回到贾家祖宅安置。
&esp;&esp;按理也该把荣国府请过去一回。
&esp;&esp;但贾敬自知如何被贬回来的,只敢关着门过日子,此刻还不敢造次。
&esp;&esp;之前去南安王府的时候,谁又能想到,王府的后宅宴席,竟然会一五一十的传到那一位耳中去。
&esp;&esp;……
&esp;&esp;姑苏的六月和金陵一样热,穿着薄纱褂子也难受。
&esp;&esp;先前还说在水边纳凉,结果水边今年蚊虫特别多,贾敏被咬了几个包以后,又觉得驱蚊的香囊熏眼睛,懒得往花园去。
&esp;&esp;林海今日看书乏了,去园子中没见到贾敏,又往她屋里来。
&esp;&esp;见她歪在塌上,掀开纱帘就笑道:“怎么最近不见你去找苏家奶奶玩?”
&esp;&esp;一低头,看见丫鬟小雅守在一边,贾敏已经睡着了。
&esp;&esp;小雅见奶奶没醒,小声道:
&esp;&esp;“爷,苏家四奶奶又有喜了,如今要休养。”
&esp;&esp;天又热,如何好去叨扰人?
&esp;&esp;贾敏本来就睡着,小雅的话也听了清楚。
&esp;&esp;她慢悠悠坐起来,小雅见状,悄悄退下去。
&esp;&esp;贾敏摸摸脸,好像被竹子枕头磕出了印子。
&esp;&esp;贾敏顺手拿起旁边的扇子,晃着扇凉:“没什么,人家自然有人家的事要做,不是谁都同我这般清闲的。”
&esp;&esp;林海一时有些莫名的尴尬,挨着塌坐在贾敏身边,也拿出自己的扇子来,两个对坐在那边扇凉。
&esp;&esp;看着看着,忽然一起笑起来。
&esp;&esp;林海问:“你怎么从来都不提那件事。”
&esp;&esp;贾敏笑答:“你不是也没提过?”
&esp;&esp;贾敏出嫁前,史苗已经预料到这件事,大约把该说的话已经说尽了。
&esp;&esp;林海家这个状况,估计谁嫁过去都会子嗣艰难,但史苗也尊重贾敏的选择,如果实在想要孩子。
&esp;&esp;离了林如海,另嫁一个,史苗也会尽力给她找个好的。不想嫁出去,招赘也行。
&esp;&esp;不开心自己过也行。
&esp;&esp;反正她史苗的姑娘,选择多得很。
&esp;&esp;贾敏知道母亲的性格,这种话她会对自己说,肯定也会对林海说。
&esp;&esp;所以在这件事上,夫妻二人倒是很有默契。
&esp;&esp;林海经过父亲那件事,也对此事没了执念,甚至觉得是自己耽搁了贾敏。
&esp;&esp;满家里哪个敢提半句?
&esp;&esp;所以贾敏嫁过来一直过得挺开心,暂时还没想着要分开。
&esp;&esp;苏家四奶奶姜瑶,在原先就贾敏第一次见过以后不久就有喜了。
&esp;&esp;肚子似乎就没闲下来过,三年不到就抱了俩,而今又有了第三胎。
&esp;&esp;从养生来看,这样对身子不好。
&esp;&esp;但这种话,又有几个人敢说。
&esp;&esp;毕竟多子多福。
&esp;&esp;贾敏好心说这种话,兴许还会被人讥讽嫉妒苏家四奶奶肚子争气呢!
&esp;&esp;不用也有美中不足,苏家四奶奶前两个都是姑娘,开了两次花,不知这一回会不会结果。
&esp;&esp;林海和贾敏就这样对着傻笑了好一会儿。
&esp;&esp;林海收了扇子,敲敲贾敏纱衫下的藕臂:“今年想去哪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