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7月下旬,就只剩100美元出头。
&esp;&esp;在剧烈的价格波动下,进口大豆往往还没到达港口,企业的利润就化为灰烬甚至赔掉老本。
&esp;&esp;前几个月大量订货的企业都蒙受了巨量的损失。
&esp;&esp;在记者的实地调研中,一些中型厂商相继选择了退货,已有超过10船远洋大豆发生违约。
&esp;&esp;国粮集团丶汇福粮油丶植之元油脂等企业也开始限工限产,开工率逐渐跌落至60以下。
&esp;&esp;食用油价格有趋稳的趋势。
&esp;&esp;然而,这个时候嘉禾粮油价格战的重心又回到了食用油上。
&esp;&esp;因为全球经济疲软,大豆和豆粕下降的趋势已经形成,不用嘉禾粮油去牵头搞事。
&esp;&esp;而豆油不一样。
&esp;&esp;大豆进行加工后,产成品主要是豆油和豆粕。
&esp;&esp;大豆的加工公式大约为:100大豆=185豆油+80豆粕+15损耗。
&esp;&esp;豆油与豆粕价格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而豆粕与大豆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esp;&esp;当豆粕价格高涨的时候,加工厂会全力加工,豆油产量增加,价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
&esp;&esp;而当豆粕出现滞销的时候,大豆加工厂会降低开工率,豆油产量就会减少,豆油价格往往会上涨。
&esp;&esp;如今就是豆粕滞销,大豆加工厂不愿意开工,豆油产量本该减少,价格上涨。
&esp;&esp;但嘉禾粮油依然保持全力生产。
&esp;&esp;一方面食用油保持价格攻势抢占市场,你敢涨价,我就敢抢夺市场份额。
&esp;&esp;另一面豆粕也跟随市场趋势竞争饲料厂的订单。
&esp;&esp;这种举动堪称疯狂!
&esp;&esp;食用油亏损也就罢了,豆粕还大幅亏损,这t谁受得了?
&esp;&esp;7月20日。
&esp;&esp;一篇来自《南方都市报》的报导吸引了粮油行业的目光,一石激起千层浪!
&esp;&esp;「惨烈!日亏1500馀万,不到两个月嘉禾粮油净亏损超10亿元!」
&esp;&esp;根据南方都市报的调查,嘉禾粮油在东莞的粮油工厂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亏损额再次达到900元,据此推测嘉禾粮油大打价格战,净亏损已达到了10亿元……
&esp;&esp;这篇报导迅速的在业内传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人都在讨论嘉禾粮油还要坚持多久。
&esp;&esp;然而,嘉禾粮油没有对亏损做出回应。
&esp;&esp;反而在粤省饲料市场上再次出击,和多家饲料厂商达成合作。
&esp;&esp;有小报报导,嘉禾粮油可能再次在豆粕价格上做出了让步。
&esp;&esp;这次事件就仿佛是一个缩影,全国各省市的豆粕报价再次降价。
&esp;&esp;而在各大商超里,嘉禾食用油的推广促销依然在进行,一些品牌油已经从超市的货架上消失,一些厂商减少了铺货量。
&esp;&esp;只有少数几家大品牌,还能保持持续供货。
&esp;&esp;「现在看的是市占率,亏多少钱不用管,只要市占率,市占率起来了就是胜利。」
&esp;&esp;「我们是在亏损,亏损还不少,亏了10亿又怎样?工资奖金少发了吗?还是你们也想停工只拿基本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