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75节(2 / 2)

被连坐,急忙求见皇帝,免冠谢罪。皇帝一见他,果然通过尚书斥责说:

&esp;&esp;仁擅免天文冠,大不敬。 5

&esp;&esp;孔仁一听,懵了,怎么不问妻子的事情,反倒责怪自己免冠?孔仁免冠,是表示引咎辞职,是请罪的态度。但王莽的意思是,你没有资格辞职,让你当五威司命,给你配备六马拉的乾文车,让你随身携带威节和威斗,不是你有什么了不起,而是源于新朝威命的尊贵。

&esp;&esp;孔仁万万没想到皇帝来了这么一出。“大不敬”是重罪,电光石火之间,孔仁应该感到一种要被杀的绝望。但王莽又下了一道诏令,赦免孔仁,重配一顶新冠。

&esp;&esp;这种忽而雷霆、忽而雨露的感受,想必会大大摧折孔仁的心理,也使他更加小心谨慎,以免得咎。

&esp;&esp;新朝立国之初,大家曾对皇帝根据符命任命高官颇为不满,造符命的哀章成了国将,守门的王兴成了轻车将军,卖饼的王盛成了前将军,大家一度在心里发出疑问:皇帝怎么能如此轻率荒唐?怎么会昧于识人?

&esp;&esp;事到如今,群臣逐渐明白过来,皇帝把这三个“阿猫阿狗”捧上高位,只是为了证明符命的正确,从而顺利登基而已,从未赋予他们实权,只是摆设、玩具。非但这三个人王莽不会用,就连真的立下大功的甄邯、甄丰、平晏,乃至刘歆,他都不用,“诸公皆轻贱 ”, 杀甄丰,冷落甄邯和平晏,杀刘歆的儿女,将这些功臣们打压得个个有苦难言,晚景寂寞。

&esp;&esp;立国的“十一公”里,除了早早死去的王舜,王莽只对两个王氏家族的亲戚王邑、王寻,以及军人孙建保持着信任。派到外地去的州牧,秩级等同于三公,也是高官,同样受到皇帝的监视。委派州牧,本是汉代已有过的制度,目的是监督一个州的事务,但王莽发现这些州牧因为地位太高,反而在纠举案件上懈怠,就增加了新职位叫州牧监副,秩级相当于元士,来行使纠举监察之责。

&esp;&esp;王莽有效管束了他的功臣、高官,既没有大举杀戮,也避免受其所制,还得到了中生代的拥护。多年以后,追随他逃到渐台的人里,有许多就是他拔擢的中生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成功的。

&esp;&esp;然而,这只是一种政客式的成功,是一种层次并不高的驭人之术,不足以达到儒家对王者的期许。

&esp;&esp;6诸侯授爵的盛事

&esp;&esp;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二月的一天,长安吏民像往常一样生活,路上行人悠然,不时有车马“轧轧”地驶过,车夫的帻巾被风吹起。高大的宫殿在地上投出巨大的影子,城墙上旗帜猎猎,城门口人马往来如织。天气虽然还显寒冷,但城市的繁华令空气里生出些暖意。

&esp;&esp;突然,长安各个城门被紧急关闭,数队步兵骑士沿路快速奔来,被驱散的行人纷纷躲避,以为是什么重要人物出来了。但是,人们又看不到尊贵的车驾,只看见军人们到处搜查,那些躲进屋子里的人照样被凶神一般的军人们盘查一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