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成绩再好有什么用,对学校点名表扬有什么用?
&esp;&esp;只要是不孝顺,哪怕他以后做了天大的官,也没有任何好处能落到她的手里。
&esp;&esp;不行不行,不能把手里的钱,都给这样的白眼狼花掉。
&esp;&esp;她看着邵建国的目光冷了点,“我现在就告诉你,我不需要一个动不动对我挥拳头的儿子。再敢有一次,你别去上学了。”
&esp;&esp;身为一家人,她知道邵建国的软肋。
&esp;&esp;他觉得自己是读书的材料,以后一定能吃上商品粮,在村里的时候没少吹这个牛。
&esp;&esp;不过确实有几分天赋,以后是有可能成真的。
&esp;&esp;但是现在要是不读书了,他在这村里估计都待不下去。
&esp;&esp;想要继续读书,就必须讨好她,还得看她的心情。
&esp;&esp;邵建国恶心得要命,翻来覆去就这一套,除了威胁,别的任何招数都不会用。
&esp;&esp;这一刻,他在想,要是老妈死了就好了。
&esp;&esp;那她手里的钱……
&esp;&esp;邵建国呼吸急促了些许。
&esp;&esp;可又慢慢的平静下来。
&esp;&esp;现在还不确定,老妈的手里有多少钱,而且他也不敢真的杀人。
&esp;&esp;他把所有的气都吞回去了,“我没有想打你,就是太生气了。你都不知道他们骂我骂的多过分。”
&esp;&esp;说到这句话,邵建国甚至语气里带了哭腔。
&esp;&esp;真的觉得太屈辱了。
&esp;&esp;而且当时大家都在欺负他,就算是打架,也只会挨揍。
&esp;&esp;选择了沉默和隐忍,可现在想想那些场景,分明就是村里人伙同起来欺负他一个。
&esp;&esp;邵母有点心软了。
&esp;&esp;对这个儿子是有感情的。
&esp;&esp;如果换做别人,在她测试是不是孝顺的时候,没愿意给她洗脚,只怕是现在都已经被赶出家门了。
&esp;&esp;哪能让邵建国留下来,让他继续读书,不轻不重的刁难。
&esp;&esp;见他真的哭了,大小伙子哭的眼泪哗哗的,邵母也有点不忍心,觉得他确实受了委屈。
&esp;&esp;但始终心有芥蒂,没有像以前一样把人揽进怀里,只是说道,“不用搭理他们。都嫉妒咱家日子过得好,嫉妒你书读的好。”
&esp;&esp;一心软吧,她说的话又跟以前一样了。
&esp;&esp;就忘记了刚刚才说过,不让邵建国读书的话。
&esp;&esp;邵建国不免得意起来。
&esp;&esp;吵架吵几天又咋样?
&esp;&esp;刚刚都差点打她了,还说什么不想让他读书。
&esp;&esp;说得信誓旦旦的,他都差点信了。
&esp;&esp;结果心底里还不是觉得他读书好,面上有光吗?
&esp;&esp;邵建国没敢表现出来,只是试探性的问道,“你不是说不让我读书吗?”
&esp;&esp;“就这么说吧,看你的表现。”邵母语气淡淡的,“要是再发生这种事情,别怪我不让你读书。以前你妹妹是看表现可以去读书,而你,表现差了就别读了。”
&esp;&esp;第632章 被忽悠得找不到东南西北
&esp;&esp;从始至终,邵母心里的天平都是倾斜在邵建国身上的。
&esp;&esp;从对待两个人读书的事情来看,完全不一样。
&esp;&esp;都这么厌恶他了,依旧愿意让他读书。
&esp;&esp;不过威胁的话,也不是假的,她是养儿子,不是养个大爷,生气的时候来冲她撒气的。
&esp;&esp;要是真改不了,她不会心慈手软。
&esp;&esp;邵建国也不敢再顶撞了,忍着怒气,语气卑微了起来,“妈,我知道了。我今天真的就是很生气,不是故意的。即便你不说,我也不会真的对你动手。”
&esp;&esp;邵母满意了,点点头,“这样就最好了。对了,我警告你,明天梨子要去上学,你敢动她一根手指头,就别怪我不客气。”
&esp;&esp;反正都是要去读书的,不能让邵建国给搅和。
&esp;&esp;不管他因为什么原因,不想让梨子去读书,现在这种情况,梨子必须读书。
&esp;&esp;最近这几天,总听大家说,谁谁家的儿子都不孝顺,还是女儿伺候的好。
&esp;&esp;所以,女儿也很重要。
&esp;&esp;至于为什么要读书,其实邵建国天天说读书之后,就能过好日子的洗脑下,在不知不觉中,她对于这个观念根深蒂固。
&esp;&esp;在她的眼里,只有梨子好好读书,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嫁人,才有能力孝顺她。
&esp;&esp;嗯,这就很难评了。
&esp;&esp;如果不是投资的儿女,她其实也挺有远见和眼光的。
&esp;&esp;至少她能明白,只有孝顺她的人日子过得好,才会有能力给她好的生活。
&esp;&esp;而不是觉得,女儿随便嫁一个人家,就可以的。
&esp;&esp;就这一点,比很多人都强。
&esp;&esp;看看陈家父母,明明在城里上班,却丝毫没有这种远见,目光只会盯在彩礼上面。
&esp;&esp;女儿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小时候随便给口饭吃,稍微大一点就得干家务,带弟弟妹妹。
&esp;&esp;然后一茬接一茬,用彩礼来做分割,一刀切掉。
&esp;&esp;这两个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思维上完全不同。
&esp;&esp;当然啊,邵母能有这种思维,也是有邵卫国的前车之鉴。
&esp;&esp;如果他没有那么高的工资,只是普通在村里搞生产的,别人说一个月了,一年也未必孝顺得了那么多钱。
&esp;&esp;在现实条件不允许的情况,有多少想孝顺的心,那都是实现不了的,没啥意义。
&esp;&esp;总的来讲,就是尝到了甜头,甚至可以为了这点东西去投资。
&esp;&esp;而且平时,邵建国和邵梨子,都会说读书有多么多么好,无形之下改变了她的想法。
&esp;&esp;所以,既然觉得邵梨子孝顺,那当然可以去读书啦。
&esp;&esp;不就是四年增加三百块钱的开销么,这钱还是出得起的。
&esp;&esp;加上她心里也憋了一口气,现在出门,多少有点不懂事的,大声议论她吸大儿子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