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p;完了完了,真有这么多不怕死的啊,你们图的什么啊。
&esp;&esp;很多人打破头都想不通,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esp;&esp;但也有许多人羞愧的低下头,不敢看站出来的人。
&esp;&esp;曾泰看着站出来的人,好几个都他的政敌。
&esp;&esp;比如王时,摆明了车马要抢他户部尚书位置,今天也站出来支持他。
&esp;&esp;这让他心情激荡,吾道不孤也。
&esp;&esp;哪知,朱元璋依然没有如众人所想的那般爆发,见不再有人站出来,他就问道:
&esp;&esp;“曾尚书你来告诉咱,洪武十五年大明岁入是多少啊?”
&esp;&esp;曾泰信口回道:“去岁夏秋两税共计入库粮食,一千八百八十七万六千四百七十七石。”
&esp;&esp;朱元璋又问道:“有多少是钱钞啊?”
&esp;&esp;曾泰继续回道:“钱钞折合粮食为十七万五千余石。”
&esp;&esp;朱元璋说道:“也就是说,钱钞不足百分之一对吧。”
&esp;&esp;百分比,是《基础算学》上新出的概念。
&esp;&esp;随着这本书的传播,逐渐被很多人接受和采用。
&esp;&esp;因为陈景恪的原因,户部算是最早采用新算学符号的机构。
&esp;&esp;只不过平时都是私下使用,公文上还是按照老格式来写。
&esp;&esp;所以朱元璋使用百分比,大家都能听得懂。
&esp;&esp;曾泰回道:“是,虽然不足百分之一,但十七万五千石粮食亦非小数目……”
&esp;&esp;朱元璋打断他道:“十七万五千石,分成夏秋两次,一次就是八万七千多石。”
&esp;&esp;“况且宝钞虽然贬值,但也不是一文不值。”
&esp;&esp;“就按一贯当五百钱使用,算下来也只是损失了四万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