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p;接下来众人再次回顾了整个话题,从头梳理了新军制的要点。
&esp;&esp;并讨论了如何配合朱雄英做好教化工作。
&esp;&esp;一个大致的框架很快就被拿了出来。
&esp;&esp;至于细节,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esp;&esp;不过这些事情就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了,他们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
&esp;&esp;在这里,陈景恪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文明治军。
&esp;&esp;“退役制度一旦实施,每年都会有大量老卒退伍。”
&esp;&esp;“如果还使用以前粗暴的管理方式,将士卒视为奴隶牲畜,非打即骂甚至残害他们。”
&esp;&esp;“这些老卒退伍后会如何评价军队?”
&esp;&esp;“普通人知道军队如此黑暗,还有多少人敢参军?”
&esp;&esp;“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被万民恐惧唾骂吧?”
&esp;&esp;“为了军队的声誉,也为了以后能招募到足够的新兵,必须要改变治军方式。”
&esp;&esp;“不要求军队内部多么平等,但至少不能不把人当人看。”
&esp;&esp;“因此,我建议制定一部完整的治军之法。”
&esp;&esp;“士卒犯了错该如何处罚,最好有一个标准,不能任由军官喜好来。”
&esp;&esp;“如果军官残害士兵,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也要有个标准。”
&esp;&esp;“诸位以为如何?”
&esp;&esp;第274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
&esp;&esp;本来徐达等人对什么文明治军非常不以为然。
&esp;&esp;士兵不打不骂他们能听话吗?
&esp;&esp;不打不骂如何能训练出强悍的军队?
&esp;&esp;倒不是他们野蛮短视什么的,而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esp;&esp;军队从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暴力和压迫。
&esp;&esp;施行的都是最严苛的管理制度,大家也都习惯了这种方式,并将之视为真理。
&esp;&esp;你现在突然搞什么文明治军,那不是多此一举吗?
&esp;&esp;陈景恪却用这样一番话来驳斥他们:“自古以来就是对的吗?”
&esp;&esp;“太孙准备在军队推行教化,可是我们要怎么展开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