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会抛弃前任的政策……这其中的原因我不说诸位也懂。”
&esp;&esp;大家自然懂,就是政绩问题。
&esp;&esp;前任提出的计划,完成之后功劳也是他的,继任者自然没有兴趣替人做嫁衣。
&esp;&esp;“这就造成一个恶果,政策缺乏延续性……”
&esp;&esp;“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因为周期长,没有官员愿意做。”
&esp;&esp;“就算强行做了,等该官员调走也会被继任者废除,好事变成了坏事。”
&esp;&esp;“这也就导致,地方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esp;&esp;“如果将计划的周期设置成五年,官员即便调走了,继任者也要继续执行这项计划。”
&esp;&esp;“如此就能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不至于因人而废。”
&esp;&esp;“还有一个原因,很多工程都是以三到五年为周期来建设的。”
&esp;&esp;“比如修筑驰道、大型水利设施等,还有大型铁矿场,也需要年才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esp;&esp;“就算是扩张领土,也需要一到两年才能打下来,再用三年来维稳。”
&esp;&esp;“五年差不多才能站稳脚跟,然后恰好可以制定下一阶段的计划。”
&esp;&esp;“当然了,这个五年也只是综合计算下,得到的一个大致时间。”
&esp;&esp;“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一定要在五年内完成,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才行。”
&esp;&esp;朱标微微颔首,这个道理他自然也懂。
&esp;&esp;五年只是一个取中的时间点,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分成五年去做。
&esp;&esp;有些事情一年就可以做完,而有些事情可能需要十年八年。
&esp;&esp;所以,朝廷也有必要每年都做一个总结报告,进行微调。
&esp;&esp;但五年计划就是总纲,微调也是围绕总纲进行的,不是随便来的。
&esp;&esp;陈景恪继续说道:“国家制定发展计划,还有一个好处,强化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esp;&esp;“现在朝廷制定了统一的发展规划,地方再根据朝廷的计划,制定符合本地的情况的发展计划。”
&esp;&esp;“就相当于是朝廷在指导地方的发展,也是一种强化对地方的管理途径。”
&esp;&esp;古代,虽然国家是大一统的,但事实上朝廷对地方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esp;&esp;除了统一征税,大多数地方都在独立发展。
&esp;&esp;这种情况还体现在资源调配上。
&esp;&esp;很多人会说,征税、征用民夫之类的,还不够统一吗?
&esp;&esp;资源调配没那么简单,包含的面更广。
&esp;&esp;比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这都是资源调配。
&esp;&esp;古代自然搞不了这种大工程,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度全国物资解决问题。
&esp;&esp;而且资源不仅仅包括实物,还包含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