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60节(2 / 2)

但现在他只有敬佩。

&esp;&esp;天才都是有傲气的,他自然也不缺。

&esp;&esp;所以,自幼他就没有多少朋友。

&esp;&esp;想让天才认输很难,就算一时输了,他们也会努力找回场子。

&esp;&esp;想让天才低头,对另一个人心服口服的自认不如,更是难上加难。

&esp;&esp;但现在,解缙是真的服了。

&esp;&esp;他很清楚,就报纸、运输体系、铜活字这一套组合拳,就足够他学一辈子的了。

&esp;&esp;或许经过几十年的打磨,他也能做到。

&esp;&esp;可别人也在成长,几十年后陈景恪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esp;&esp;所以,实在没什么可比的。

&esp;&esp;不如就是不如。

&esp;&esp;但解缙并没有沮丧,反而非常的兴奋。

&esp;&esp;能与如此大才同处一个时代,实在是一件幸事。

&esp;&esp;能和大才一起共事,更是幸事中的幸事。

&esp;&esp;这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斗志。

&esp;&esp;第363章 沧海

&esp;&esp;海津镇……现在应该叫海津城——沧海省的省治。

&esp;&esp;为什么要将省治放在这里,其实没啥好说的。

&esp;&esp;主要是划给沧海省的土地,没啥特别繁华的地方。

&esp;&esp;河间虽然也历史悠久,可在明初也是百废待兴的状态。

&esp;&esp;没有特别的地方,事情反而好办了,只需要选择地理位置最合适的就行。

&esp;&esp;海津镇临海又直通大运河,作为漕运中转站,各种漕运渠道都是现成的。

&esp;&esp;因为比较荒僻,搞基建也不用发愁拆迁的问题。

&esp;&esp;且它旁边就是产盐大户直沽。

&esp;&esp;综合考虑,实在没有理由不放在这里。

&esp;&esp;自从沧海省成立,海津城就变成了大工地。

&esp;&esp;朝廷从各地迁徙了五万人过来,这些人中的青壮和妇人直接被招募成为了建筑工人。

&esp;&esp;未来他们也是海津城的第一批居民。

&esp;&esp;四舍五入也算是给自己家盖房子,这些人干活还算卖力。

&esp;&esp;一座城池的雏形已然显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