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83节(1 / 2)

&esp;&esp;陈景恪也没有隐瞒,拿出厚厚一摞资料。

&esp;&esp;展开最上面的一张图纸,为他做了详细介绍。

&esp;&esp;蒸汽机,利用水蒸气推动动轮做功……

&esp;&esp;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至少对邬秉让来说很简单。

&esp;&esp;他跟着陈景恪学过一些物理知识,还自学过洛下书院的自然教科书。

&esp;&esp;知道很多新名词,也知道很多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esp;&esp;热胀冷缩的道理他是懂的。

&esp;&esp;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原理竟然还可以如此利用。

&esp;&esp;关键是这个结构图看起来非常简单,每一个环节单独拿出来,他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esp;&esp;可组合在一起……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可以组合在一起。

&esp;&esp;越看他就越是激动,最后忍不住说道:

&esp;&esp;“若此物真能造出来,将改变整个世界。”

&esp;&esp;陈景恪肯定的道:“它的用处只会比你想象的更大。”

&esp;&esp;然后他又抽出一张图纸,上面是一列火车和一段铁轨。

&esp;&esp;“这是蒸汽列车……可以拖动百万斤重物。”

&esp;&esp;“就算每个时辰走四十里,只白天走晚上休息,一天也能走二百多里。”

&esp;&esp;“从南到北只需要不到一个月,从此地域再也无法限制大明的脚步。”

&esp;&esp;陈景恪又抽出几张图纸:“这是蒸汽船,从此四海皆坦途。”

&esp;&esp;“这是抽水机,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地下水抽出来,百姓就有了更多手段应对旱灾。”

&esp;&esp;“这是蒸汽织布机……不过我对这玩意儿并不了解,这只是一个概念。”

&esp;&esp;“具体能不能实现,还要看你们研究。”

&esp;&esp;邬秉让已经激动的只会说一个字:“好,好,好……”

&esp;&esp;陈景恪很满意他的表现,忍住笑说道:

&esp;&esp;“邬院监,大明的未来,华夏的未来,就交到你手里了。”

&esp;&esp;邬秉让却丝毫都没觉得这话有问题,郑重的道:

&esp;&esp;“放心,老夫就算死,也要先把这些东西造出来。”

&esp;&esp;之后,他一边督造钟楼,一边研究蒸汽机的原理。

&esp;&esp;时不时就跑去找陈景恪,询问其中的细节。

&esp;&esp;有些陈景恪能解释,有些解释不了的,只能让他慢慢研究。

&esp;&esp;半个月后,邬秉让拿出了一沓图纸,去机械研究院让人尝试打造一台迷你版蒸汽机。

&esp;&esp;“有了样品,很多事情就简单了。”

&esp;&esp;只是很多东西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esp;&esp;这台样品并没有那么好打造,期间出了种种问题。

&esp;&esp;比如密封问题。

&esp;&esp;他们用了麻绳、各种布、各种动植物胶等等,效果都不理想。

&esp;&esp;最后陈景恪告诉他们,用铜。

&esp;&esp;然后果然解决了。

&esp;&esp;铜垫密封圈就此问世。

&esp;&esp;说起密封圈,陈景恪不禁想起了橡胶。

&esp;&esp;这玩意儿应该还在大洋彼岸,是时候派人去寻找了。

&esp;&esp;还有土豆、红薯、玉米、南瓜、长绒棉等等。

&esp;&esp;这些高产作物,有助于解决人类温饱问题,解放更多人力用于工业发展。

&esp;&esp;而工业又反过来促进百业兴盛,帮助人类进入一个物资前所未有充沛时代。

&esp;&esp;只可惜,橡胶这东西据说生长周期很长,要五六年才能割胶。

&esp;&esp;算上寻找的时间,十年内能用到橡胶制品就不错了。

&esp;&esp;如果有橡胶树的替代品就好了。

&esp;&esp;这不禁让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一个报道。

&esp;&esp;我国科学家从一种草里提取出了橡胶。

&esp;&esp;后来经过培育,这种草橡胶含量有所增加。

&esp;&esp;已经在新疆进行小批量试种。

&esp;&esp;只能说,感谢那些科研工作者,正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努力,才有了大家美好的生活。

&esp;&esp;只可惜,他不知道这种草叫什么名字,否则倒是可以去找一找。

&esp;&esp;就算橡胶含量低也没关系。

&esp;&esp;不计成本的弄一点做研究也好啊。

&esp;&esp;哎,早知道就多留意一点了。

&esp;&esp;陈景恪只能遗憾的放弃了这个念头。

&esp;&esp;不过这更加坚定了他派人去寻找美洲的想法。

&esp;&esp;想到就做,他立即放下手头的活儿,去东宫找朱雄英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esp;&esp;自然不能直接说去寻找新大陆。

&esp;&esp;就说极北一直没探查清楚,是时候派人去好好看看了,说不定就有新发现呢。

&esp;&esp;刚到东宫,他还没开口,朱雄英就先说道:

&esp;&esp;“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事要找你。”

&esp;&esp;陈景恪好奇的道:“什么事?”

&esp;&esp;朱雄英沉吟了一下说道:“去年我就说准备去一趟南方,亲自见一见土民首领。”

&esp;&esp;南洋事件发生后,大明的很多政策都做了调整。

&esp;&esp;尤其是教化方面,从原本的鼓励学习,变成了现在的强制学习。

&esp;&esp;很多土民部落对此都有意见。

&esp;&esp;朱雄英计划亲自去一趟南方和西南,与那里的土民首领见一见。

&esp;&esp;以他在那里的威望,能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

&esp;&esp;“只是因为接二连三的事情,行程一推再推。”

&esp;&esp;“现在事情总算是解决了,我准备趁此机会去一趟。”

&esp;&esp;陈景恪却建议道:“目前大分封千头万绪,陛下的身体你也知道,要不明年开春吧。”

&esp;&esp;“到那时分封的事情应该忙的差不多了,你也能放心出发。”

&esp;&esp;哪知朱雄英却摇头说道:“明年就要打西域,还要开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