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55节(2 / 2)

&esp;&esp;看着已经能下地行走的刘隆,桑敬大笑道:

&esp;&esp;“哈哈……守庸气色见好,可喜可贺啊。”

&esp;&esp;刘隆恭敬的道:“多谢永义侯挂念,命总算是保住了。”

&esp;&esp;桑敬欣赏的道:“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守庸就是如此。”

&esp;&esp;“陈侯的来信中特意提到了你,还让我转告你安心养伤,伤好了随时可以去京城找他。”

&esp;&esp;刘隆露出难以抑制的喜色:“一点小事,竟能累安平侯上心……愧不敢当啊。”

&esp;&esp;桑敬倒是能理解他的失态,毕竟被安平侯亲自过问,对他们这些即将出仕的士子来说,意义太重大了。

&esp;&esp;就这么说吧,如果不是陈景恪在信里提到了刘隆。

&esp;&esp;以他堂堂永义侯的身份,又岂会对一个读书人如此客气。

&esp;&esp;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凤阳当下的情况。

&esp;&esp;提起桑敬的这一波操作,刘隆惊叹道:

&esp;&esp;“您这招以身入局,震惊天下人啊。”

&esp;&esp;桑敬也不禁有些得意:“哈哈,机缘巧合罢了……”

&esp;&esp;谦虚了一句,他接着问道:“不知守庸对凤阳之事有何看法?”

&esp;&esp;刘隆只是笑而不答。

&esp;&esp;桑敬略微一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在凤阳被刺伤。

&esp;&esp;如果说应当重处,那就有挟私报复的嫌疑。

&esp;&esp;如果说的轻描淡写,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有违本心。

&esp;&esp;不说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esp;&esp;“守庸有君子之风也,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

&esp;&esp;桑敬赞叹不已,然后又故作遗憾的道:

&esp;&esp;“只可惜,我永义国小,不能拥有你这般大才。”

&esp;&esp;面对招揽,刘隆诚恳的道:“故土难离,还望侯爷见谅。”

&esp;&esp;桑敬点点头,说道:“守庸志向高远,只有大明才能发挥你的才能,望你不忘今日……”

&esp;&esp;说话间就有一名部下走过来,小声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