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洛阳齐全,但集市已是河陇之最,许多胡商不需要到长安,就能买到心怡的物品回去。
&esp;&esp;而更多的汉人商人,将江淮、洛阳、长安的货物倒运到姑臧城,赚取一些差价,促进繁华。
&esp;&esp;由于凉州城的面积有限,路嗣恭又在城南旷野设立集市。
&esp;&esp;这里有马集、牛集、羊集、骆驼集、狗集、鸡鸭鹅集等等。
&esp;&esp;其他也有一些车子、载具、家具等等也在城外的集市中。
&esp;&esp;据路嗣恭介绍,城内的酒肆、茶肆、食肆、青楼在一年内,新起二十八家。
&esp;&esp;茶米油盐、日用百货等各种商铺增加二百余家。
&esp;&esp;除了城内的官办印刷坊,城北还有陶瓷坊,造纸坊,纺织坊,颜料坊,冶铁坊,酒坊等等。
&esp;&esp;使武威郡增加一大笔税收!
&esp;&esp;路嗣恭召集数千民夫,将马城河引水至番禾县,泽被那一带的农田。
&esp;&esp;路嗣恭很佩服李瑄改革的农具、水车,使百姓从耕地到灌溉上,都省了很大的力气。
&esp;&esp;许多武威百姓得知新农具是李瑄发明,在各县勒石立碑,记录李瑄的恩德。
&esp;&esp;有好的政治环境,才有好的经商条件。
&esp;&esp;胡人都把“姑臧城”,称为“凉州城”,当这座城池的名声传开后,使胡人纷纷驻足。
&esp;&esp;即便去长安的胡人,也会在凉州城歇脚一番。
&esp;&esp;这也使商人们瞅准时机,将更多茶楼酒肆建立,带动繁荣。
&esp;&esp;当然,武威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esp;&esp;李瑄希望姑臧城的百姓丰衣足食,而不是靠收取商人的赋税,让官府富足。
&esp;&esp;等以后棉花种子到来后,李瑄会率先在武威郡、西平郡、九曲郡种植。
&esp;&esp;他还写信给丰安军使王思礼,希望能从丰安军弄一批西瓜种子到武威。
&esp;&esp;试试西瓜在武威如何。
&esp;&esp;虽然那西瓜在后世人眼中很糟糕,但这个时代的人,连李隆基都对西瓜很满足。
&esp;&esp;认为西瓜是夏日解暑之物,将西瓜当做贵重物,赏赐给长安的权贵。
&esp;&esp;李瑄在安思顺、路嗣恭、杨绾和颜真卿的陪同下,进入姑臧城中。
&esp;&esp;车水马龙的行人,鳞次栉比的商铺,李瑄明显感觉到相比于上次更繁华。
&esp;&esp;而李瑄率领神策卫行走在街道上,也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esp;&esp;显眼的明光铠甲,神策卫虽没有佩戴护面,但骑在高头大马上,每一个都威武不凡。
&esp;&esp;以前的姑臧城,可没有这阵仗。
&esp;&esp;有的人认出,神策卫拱卫在中间的,正是河西、陇右节度使李瑄。
&esp;&esp;虽然离开河西一年,但百姓们对惩奸除恶的李瑄印象深刻。
&esp;&esp;没有李瑄,武威郡就不会如今天一样。
&esp;&esp;在口口相传下,周围的人很快就知道李瑄回到河西,纷纷来到街道上观看,皆欢呼雷动,喝彩鼓掌。
&esp;&esp;李瑄在马上微微向周围百姓挥手,不是他享受这种欢呼,而是从欢呼中看到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