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王!”
&esp;&esp;李瑄很满意苏毗王的投降。
&esp;&esp;如果没有苏毗王,他们不仅有惨重的死伤,还会耽误许多时间。
&esp;&esp;哪像现在,虽然还在围剿吐蕃步兵,但唐军的铁骑、轻骑已经在抽调追击吐蕃主力逃兵。
&esp;&esp;“都是元帅运筹帷幄,天威盖世。小王不敢居功。”
&esp;&esp;没陵赞在李瑄面前异常谦卑,比面对尺带珠丹时还恭谨。
&esp;&esp;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握着苏毗部的命运,生杀予夺,全在李瑄一念之间。
&esp;&esp;“具体事宜,在庆功宴上再与你商议,我要追击尺带珠丹。苏毗王配合我军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将此营寨的吐蕃士兵全部围剿。没庐赞麾下的苏毗士兵,就由你招抚了!”
&esp;&esp;虽然战斗未结束,但吐蕃步兵被团团围住,负隅顽抗。
&esp;&esp;唐军很快就能以极小的代价,将其围剿。
&esp;&esp;轻骑已经出发,围射还停留在大非川的吐蕃步兵。
&esp;&esp;精骑也已经重新整装,伺机冲击。
&esp;&esp;“多谢元帅!”
&esp;&esp;没陵赞向李瑄一拜,李瑄给他收编没庐赞麾下的权力,使他喜出望外。他不忘向李瑄提醒道:“启禀元帅,您要追击尺带珠丹,在主道被截堵的时候,他可能会翻越山岭绕道。”
&esp;&esp;“人可以绕,马不好行,失去马匹,尺带珠丹不会想步行回逻些城吧?”
&esp;&esp;李瑄当然知道有的山岭可越过去。
&esp;&esp;靠近主道的方圆百里,住有部落。有人就会有路。
&esp;&esp;不能骑马的路,在大雪中乱走有生命危险。
&esp;&esp;“回元帅,乌海北面有一条道,虽然山路险阻,但可以牵着马过去,直至柏海。”
&esp;&esp;乌海在多玛附近,没陵赞熟悉其路况。
&esp;&esp;他不知道尺带珠丹是否会走,只是给李瑄提个醒。
&esp;&esp;没陵赞希望李瑄能杀死尺带珠丹,崩溃吐蕃。
&esp;&esp;他们苏毗在多玛,在关键时刻叛变,必然是尺带珠丹的嫉恨对应。
&esp;&esp;一旦尺带珠丹恢复元气,一定会想办法攻击苏毗。
&esp;&esp;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不可能是吐蕃能对手。
&esp;&esp;“找几个熟悉路况的苏毗士兵,骑马跟着我。”
&esp;&esp;李瑄慎重地点了点头,向没陵赞吩咐一声。
&esp;&esp;“遵命!”
&esp;&esp;没陵赞立刻为李瑄挑选。
&esp;&esp;他还让会汉语的二儿子跟着,充当翻译。
&esp;&esp;随即,李瑄率领神策卫,赤水跳荡精骑,跟上前方的唐军轻骑、精骑……
&esp;&esp;大非岭上、大非川内的战斗虽未结束,但基本已经成为定局。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