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的用他们。
&esp;&esp;李瑄不忘思考对策,希望有上等的计策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
&esp;&esp;“达夫,如果我们天各一方,别忘了书给我一篇诗歌,我只要你安好,不要寄来思念。”
&esp;&esp;李瑄又动情地向高适说道。
&esp;&esp;蝴蝶效应,已经在高适身上体现。
&esp;&esp;李瑄明显感觉到,历史上高适的有些名作,不会再出现了。
&esp;&esp;反而是更多雄阔的山河壮丽停留在他的笔下,堪称千古绝句。
&esp;&esp;“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这样的失意和不得志,高适不可能再作出来。
&esp;&esp;甚至他“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都转而变成豪放的诗歌。
&esp;&esp;李瑄虽抄袭名篇,但从不抄袭这个时代的诗人。
&esp;&esp;即便如此,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esp;&esp;“但愿还能与李帅一起骑马跨越大好山河。”
&esp;&esp;高适本阔达,也不禁流泪。
&esp;&esp;天宝三载的时候,他已经穷困潦倒了。
&esp;&esp;自幽州归来,前途一片黑暗。
&esp;&esp;刘晏好歹贵为县令,而他是一介白身。
&esp;&esp;李帅是他真正的伯乐。
&esp;&esp;没有李帅,他都想回老家耕种了。哪还有今日的扬名?
&esp;&esp;在李瑄身上,高适看到他为官的方向和人生的意义。
&esp;&esp;崇敬如滔滔江水,联绵不绝。
&esp;&esp;李瑄只是拍了拍高适的肩膀,又转而向其他僚属。
&esp;&esp;今日宴会只有李晟和张万福两名将领。
&esp;&esp;二人都想继续追随李瑄。
&esp;&esp;他们也是刚知道自己被李瑄提拔为神策军的副将。
&esp;&esp;“我想入长安为官,你们要追随我入长安吗?”
&esp;&esp;李瑄反问他们。
&esp;&esp;二人顿时说不出话来。
&esp;&esp;“你们年少,我也年轻。我们会有机会的。我的神策,所向无敌。神策成军,可不要辱没威名。”
&esp;&esp;李瑄又安抚他们一句。
&esp;&esp;“我等谨记!”
&esp;&esp;李晟和张万福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