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个乡里的百姓,处于土地恶劣的地方,就劝他们迁移到九曲、洮阳、青海这些郡。
&esp;&esp;甚至更远的柏海,也可以迁徙。
&esp;&esp;因为李瑄准备建立柏海城。
&esp;&esp;由于那地方海拔太高,人们畏惧。
&esp;&esp;所以李瑄迁徙柏海的户口,赠羊一百只,马两匹。
&esp;&esp;一边耕种、一边放牧。
&esp;&esp;柏海迟早要移民,必须下以重利。
&esp;&esp;许多活不下去的百姓,拖家带口,不畏大山和苦寒、冷瘴,选择成为柏海的移民。
&esp;&esp;一共一千户。
&esp;&esp;由高适主持,提前搭建好帐篷。因为肯定有一部分百姓会高原反应,需卧病在床一段时间。
&esp;&esp;李瑄让一部分军医到那里,成为医生。
&esp;&esp;并让高适选择文人,建立学堂。保持汉语传统。
&esp;&esp;李瑄虽然重用胡人,但却也是让胡人汉化的坚定支持者。以免让“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悲剧重演。
&esp;&esp;以后柏海到汉地的道路更通畅。
&esp;&esp;他希望柏海郡将来也能走出进士。
&esp;&esp;积石郡也被迁徙一千户百姓,由杨绾主持,获得五十头羊,一匹马。
&esp;&esp;积石郡比柏海郡好一点,汉人居住地,又紧挨着黄河支流。
&esp;&esp;再加上计划向九曲、洮阳、青海迁徙的百姓,共为五千户。
&esp;&esp;三万到四万人。
&esp;&esp;他们的迁徙,只是第一批。等李瑄回长安,会计划将中原、关中、河北的无地百姓迁到青海、九曲。
&esp;&esp;武威郡的先进农具、水车,都在向其他郡县普及。
&esp;&esp;李瑄希望将来能传遍天下。
&esp;&esp;瓷器、丝绸、茶叶,李瑄认为这三大件才是富裕的核心,是丝绸之路上最硬的货物,代表着华夏灿烂的文明。
&esp;&esp;它们在胡商手中能变成白银、黄金。
&esp;&esp;这种极具魅力,甚至魔力的三大件,不论是西域、天竺,还是大食、拂菻,亦或者更远的罗马和法兰克,都爱之如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