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783节(2 / 2)

;“下官觉得秦王建立的锦衣卫,地方不容易监管。”

&esp;&esp;李岘还是有忧虑。

&esp;&esp;锦衣卫会成为地方官吏心中的阴云。

&esp;&esp;“现在是乱世,国家还未大定,豪强、贪官遍地都是。二十年后,我再次削弱锦衣卫。另外,我打算令诸郡、县衙门,设立缉捕快手,简称捕快,专侦缉捕。另外朝廷开缉捕科,及第可任捕头,县捕头为从九品到从八品,可凭借功绩晋升至大理寺、刑部。”

&esp;&esp;“以专门执行缉捕犯罪的捕快,代替县兵。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监视锦衣卫。”

&esp;&esp;李瑄向李岘说出自己的计划。

&esp;&esp;本来一个县中,只有县令、县丞、县尉三个职事官。

&esp;&esp;其他的六曹都是流外官。

&esp;&esp;现李瑄再加一个职事官,捕头。

&esp;&esp;捕头干的好,可以升职为县尉、郡别驾,甚至大理寺、刑部。

&esp;&esp;历史上的捕头地位并不高,甚至捕快还有“衙役”之称。“役”并不是一个好的形容。

&esp;&esp;现在如今衙门的差役、皂隶,更是底层中的底层。

&esp;&esp;但李瑄认为,断案、缉捕,为地方大事。

&esp;&esp;没有水平的话,冤枉一个好人,比放走十个坏人更令人寒心。

&esp;&esp;捕快需要高素质人群,特别是捕头,要丰富的学识,聪明能随机应变,敏锐有刑侦能力。

&esp;&esp;这样才能维护好一地治安。

&esp;&esp;另外,连普通捕快都要捕头亲自挑选、招募,必须识字,为流外官,不再是皂隶。通过考试晋级为捕头。

&esp;&esp;当然了,李瑄也清楚让一群饱读诗书的人,特别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士子参加“缉捕科”不现实。

&esp;&esp;但大量录取缉捕科的及第者为官,总能吸引一些小姓、寒素。

&esp;&esp;李瑄已经打算好了,他迟早会提拔一名优异的县捕头一步步为刑部尚书,参知政事。

&esp;&esp;让有学识的人重视缉捕科,完善国家的律法。

&esp;&esp;“听秦王之论,下官觉得自己还要多加学习。”

&esp;&esp;李岘有超乎常人的思维逻辑,他立刻明白李瑄设立捕头的用意。

&esp;&esp;早在高陵当县令的时候,他就发现缉捕方面的纰漏。

&esp;&esp;他翻阅案宗,发现皂隶、县卒不仅不规矩,还有凭借臆断抓人。有的时候,县尉都糊里糊涂的。

&esp;&esp;甚至在任京兆尹的时候,李岘也发现长安缉捕的不合理之处。

&esp;&esp;长安万年衙门雇佣有不良人,不良人虽有点用处,但隐瞒、冤枉的事情也比比皆是,素质甚至还不如郡县的皂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