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最著名的就是大唐的一些女道士。
&esp;&esp;哪有锦衣玉食的女道士呢?
&esp;&esp;“陛下圣明,只有将寺庙、道观的佃农纳入户籍,才算真正的除贱为良,国家也可以新得一部分税收。”
&esp;&esp;韦伦激动地向李瑄拱手道。
&esp;&esp;他听出李瑄弦外之音,明白圣人是赞同整肃天下的道观、寺庙。
&esp;&esp;“此事交由韦御史去做,制定策令,使地方郡守、县令,对寺庙、道观的耕地进行严查,将佃农重新纳入户籍。愿意还俗的尼姑、僧侣、道士,将赐予土地。寺庙道观之中,胆敢乱用私刑,不遵从者,立刻逮捕、重惩!”
&esp;&esp;“允许寺庙、道观留下足够僧侣、道士耕种的土地。执法之事,务必要结合实际,切莫徇私枉法。”
&esp;&esp;见文武百官没有说话,李瑄将这件事委托给韦伦去做。
&esp;&esp;他已经说得很明白,那些贪得无厌的僧侣、道士,才是背叛佛祖、道祖。
&esp;&esp;他没有弃道、灭佛之心,只是在整肃风气。
&esp;&esp;在有些方面,李瑄是肯定寺庙、道观的。
&esp;&esp;比如在慈幼堂未成立前,一些寺庙会收留弃婴。
&esp;&esp;这才是功德无量!
&esp;&esp;文武百官也没有理由去劝谏李瑄,更碍于李瑄至高无上的权威。
&esp;&esp;相比于对付豪强大族,整肃道观、寺庙将会轻松许多。
&esp;&esp;不出意外,最少有数十万户百姓会因此被纳入户籍之中。
&esp;&esp;“臣遵旨!”
&esp;&esp;韦伦领命后退回自己的座位。
&esp;&esp;“启奏陛下,除贱为良之后,南方也趋于稳定,现每个都督府都有两万以上兵马,没必要如此。而两京地区,兵马不足。枝强干弱,当调遣一部分都督府的兵马,至两京地区。此谓合理的兵马分配。”
&esp;&esp;新拜为宰相的颜真卿在韦伦退下后,出列向李瑄启奏道。
&esp;&esp;颜真卿刚从安西归来不久。
&esp;&esp;他长期在军队之中,对军中之事敏感。
&esp;&esp;“朕已决定将柏海军中的神策军调回长安,为神策卫禁军。听卿之言,可从汉中都督府、武陵都督府、襄樊都督府、广陵都督府、宣城都督府、东阳都督府、余杭都督府、黔中都督府各调五千精锐,至两京地区,加入天策卫、神策卫。”
&esp;&esp;李瑄认同颜真卿的建议,心中也早有计划。
&esp;&esp;现在禁军除了羽林军、龙武军、飞龙禁军、金吾卫这一万兵马外,只有三万天策卫。
&esp;&esp;所以李瑄才将神策卫分离柏海军。
&esp;&esp;南方除了南海、蜀郡外八个都督府,每个都督府都是五个军。
&esp;&esp;每个军四千兵马,各挑选一千精锐回两京,增强中枢,不会对地方造成多大影响。
&esp;&esp;一万五千兵马,可以掌控住局面。
&esp;&esp;回京的四万兵马,有三万加入神策卫,一万加入天策卫。
&esp;&esp;使两卫各有四万人。
&esp;&esp;加上关中地区、河洛地区的府兵。会使两京地区有足够多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