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982节(1 / 2)

&esp;&esp;张巡在一旁,向李瑄请奏道。

&esp;&esp;“豪强”二字,在除贱为良后,已成为陌生的词汇,少有人提起。

&esp;&esp;因为铲除的豪强太多,世人以为豪强灭绝。

&esp;&esp;执法不避亲,是张巡的特点。他不能忍受这样无法无天的豪强。

&esp;&esp;要彻查出到底是谁给了豪强这么大的胆子。

&esp;&esp;第469章 微服私访,淮阴渡

&esp;&esp;“不用,明日朕微服私访,伪装成商人,悄悄进入淮阴。朕倒要看看,淮阴到底是何番景象?”

&esp;&esp;李瑄不想直接去捉拿。

&esp;&esp;事情扑朔迷离,以免打草惊蛇。

&esp;&esp;自李瑄登基为帝以后,他去地方巡视,不论是关中,还是现在的临淮,都有官吏刻意安排,把最好的一面向他展示。

&esp;&esp;处处迎合圣意。

&esp;&esp;哪怕是清廉能干的官吏,亦不能免俗。

&esp;&esp;李瑄白龙鱼服,用一次微服私访,看一看地方真正的情况。

&esp;&esp;“至尊,您万金之躯,是国家的顶梁柱,是百姓的信仰。怎能以身犯险呢?”

&esp;&esp;张巡按例劝谏李瑄。

&esp;&esp;已知淮阴县有豪强余孽,就该派兵马护送进入。

&esp;&esp;天下最恨李瑄的一类人,非豪强莫属。

&esp;&esp;“朕曾于万军之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更何况地方宵小之徒。而且朕的内卫已经进入淮阴。骑兵在此驻扎,旦夕即至,不必忧心。”

&esp;&esp;李瑄向张巡说道。

&esp;&esp;有内卫,安全是他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

&esp;&esp;锦衣卫除了诸多部门以外,有四个最神秘的组织。

&esp;&esp;分别是射生、神捕、内卫、彍骑。

&esp;&esp;其中内卫是从所有锦衣卫中挑选最精锐的战士,又拥有侦察和反侦察能力,个个以一当十。

&esp;&esp;而且内卫按照后世的经验布置,是最顶级的护卫,除非有一支大军伏击他。

&esp;&esp;第一批二百内卫进入淮阴。

&esp;&esp;就算淮阴郡全部出问题,也不可能撼动。

&esp;&esp;更何况还有其他内卫与李瑄随行。

&esp;&esp;“臣可先进入淮阴,为至尊探明情况。”

&esp;&esp;以往皇帝巡视,都是千乘万骑。

&esp;&esp;至尊的随行的将士,已非常少,更别说秘密前往淮阴。

&esp;&esp;“张尚书与朕随行。不论正与不正,官吏们过多粉饰。朕想看到真正的淮南百姓。”

&esp;&esp;李瑄让张巡不必再劝说。

&esp;&esp;他一向惜身,心里有数。

&esp;&esp;张巡也知道至尊一旦心意已决,就不会更改。

&esp;&esp;如果是错误,或不当的策令,李瑄会承认。

&esp;&esp;但李瑄不认为这是错误。

&esp;&esp;这不能干,那不能干。这和李隆基何异?

&esp;&esp;许多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就是被这样蒙上的。

&esp;&esp;“释放消息,朕要向西前往钟离郡。等到钟离后,沿着陆路巡视扬州。”

&esp;&esp;李瑄准备来一个“声东击西”。

&esp;&esp;让淮阴的官吏以为他不再去淮阴。

&esp;&esp;这样淮阴的官吏就会松懈。

&esp;&esp;淮阴的山阳也是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渡口。

&esp;&esp;如果乘船,大运河从临淮的通济渠,汇入淮水,顺着东流的淮水,到达山阳。

&esp;&esp;然后从山阳渡口南下扬州。

&esp;&esp;“臣遵旨!”

&esp;&esp;张巡领命道。

&esp;&esp;当天晚上,李瑄就在船上过夜。

&esp;&esp;翌日,周围的郡县皆知至尊的船队将从淮水逆舟而上,前往钟离郡。

&esp;&esp;钟离郡是除贱为良比较激烈的一个郡,当初王昌龄在钟离郡斩杀钟离太守闾丘晓,人尽皆知。

&esp;&esp;至尊前往钟离,人们并不意外。

&esp;&esp;钟离太守,也注定要白忙活一场。

&esp;&esp;又过三天,等消息酦酵后,李瑄才开始出发。

&esp;&esp;“灵溪,你们就在这里游览玩耍,体会淮水风光。少则十天,多则半月,为夫再与你们相会。”

&esp;&esp;李瑄临行前,向裴灵溪等女说道。

&esp;&esp;微服私访,不方便带着裴灵溪她们。

&esp;&esp;“夫君只管去行大事,我们自己会照顾自己,不用担心。”

&esp;&esp;裴灵溪柔柔地道,她默默支持夫君的任何决定。

&esp;&esp;她明白夫君做什么事情,都有分寸。

&esp;&esp;有裴灵溪这个大妇坐镇,姜月瑶、霜儿、长离等自然也能谅解。

&esp;&esp;“依依,霏霏,你们要听阿娘的话啊!”

&esp;&esp;李瑄又蹲下向含着果糖的两个小女儿说道,并用手抚摸了一下她们的小脑袋。

&esp;&esp;“好的阿爷……”

&esp;&esp;小女儿非常乖巧,况且她们也不知道李瑄要干什么,以为不一会儿阿爷就会回来。

&esp;&esp;告别妻女,李瑄登上一艘中型楼船,向淮阴方向驶去。

&esp;&esp;这艘船只已去掉一切装饰,和普通的商用船只并无二致。

&esp;&esp;李瑄也穿着如商人一般的黑色宽秀袍服。

&esp;&esp;跟随他的官吏有刑部尚书张巡、户部侍郎王玙、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天策卫统领裴璎,以及秘书省的郎令韦应物,一名大唐月报记者,以及起居郎,一名书令史。

&esp;&esp;除了船夫外,船上还有十几名打扮成力工的天策侍卫。

&esp;&esp;他们此行的身份是卖玉石的商人,船上有一些从西域运送过来的玉石。

&esp;&esp;另外,不远处还有见艘普通船只跟随。和岸上的探子一起,留心至尊的动静。

&esp;&esp;一有情况,可以短时间内召集内卫。天策卫骑兵也会很快杀到。

&esp;&esp;“淮水东流,思之悠悠,念之悠悠……”

&esp;&esp;李瑄在船头,观看着淮水两岸的风光,喃喃自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