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的。”
&esp;&esp;“最好是这样,可别是说大话。”
&esp;&esp;陆时凑得更近了些,语气十分肯定,“肯定不会!”顿了顿,他又对卢希安说:“诶,你听说了吗?马上要办校园歌手大赛了。”
&esp;&esp;“真的?”
&esp;&esp;“当然啦,主题是‘声之所向,一往同寻’,大概意思就是号召大家去发现那些被粗糙的感觉忽略的声音,重拾那些被内心否定的声音,找到自我生发的声音,找到真情流露的声音。”
&esp;&esp;“这个大赛主题听上去倒是不错。”
&esp;&esp;“你唱歌这么好听,可以去报名参赛啊。”
&esp;&esp;“你想去参加这场寻声探险?”
&esp;&esp;“不是,我是说你。”
&esp;&esp;“到时候再说吧。”
&esp;&esp;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两人的对话,接到电话之后,极高的敏锐度告诉陆时,这是一通危机电话,于是他高度集中注意力。电话那端是个年轻男孩,说话断断续续,声音弥漫着悲伤,“我该怎么办?……我很害怕。”
&esp;&esp;无声的警示灯开始闪烁,心理朋辈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让陆时保持着镇定,在引导下,方新慢慢说出了最近的一些困惑:
&esp;&esp;“真的好迷茫,我到底要不要转专业?”
&esp;&esp;“和来自大城市里的同学对比,我觉得自已什么都不懂,我一方面感觉时间很多,另一方面又很着急,就这样每天看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溜走”
&esp;&esp;“我可以在图书馆坐一下午,可是书上的东西学到的却很少。脑子里好像根本学不进东西。”
&esp;&esp;“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教室,一个人闲着、闷着、宅着。我好孤独呀!”
&esp;&esp;“每一个原本不需要反应甚至是本能的动作,我都需要在头脑中一个个努力地做着反应。一切动作都在分解:站起身,走到饭桌,再坐下,拿起筷子,送到嘴里,咀嚼,一下,两下,三下”
&esp;&esp;这是年轻男孩在和陆时通话时,分享的他最近一段时间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状态,由于时间太晚,约定好明天见面详聊。
&esp;&esp;陆时挂断电话,眼里满是担忧与怜爱。对于陆时的这种表情,卢希安很熟悉,刚噩梦惊醒时,陆时望着他的神情类似。卢希安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esp;&esp;“我不是在弄心理朋辈辅导员嘛,在上岗之前接受了一个月的心理咨询与助人相关的培训,并会继续接受学习和督导,会认真聆听来访同学的每一次诉说,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带了一个班,刚刚那通电话就是班上叫方新的男生找我。”
&esp;&esp;“约了明天详谈?”
&esp;&esp;“嗯,是的。”
&esp;&esp;“要我陪你一起过去吗?”
&esp;&esp;“不用,我怕方新到时候因为有陌生人在选择沉默,不怎么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