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402节(2 / 2)

那天不忙吧?”

&esp;&esp;贾珩道:“初二倒没什么事儿。”

&esp;&esp;夫妻二人简单说着话,算是将初二归宁之事定了下来。

&esp;&esp;这边厢,随着时间流逝,一群人用着年夜饭,献着屠苏酒,喝着合欢汤,奉上吉祥果,敬上如意糕。

&esp;&esp;这时,就有丫鬟准备了银锞子以及各式荷包,银子有海棠式的、梅花式的,笔锭如意式的,也有八宝联春式的,荷包五颜六色,各不相同。

&esp;&esp;湘云梨涡浅笑道:“嫂子要给咱们发压岁钱了?”

&esp;&esp;秦可卿笑着打趣道:“就你聪明。”

&esp;&esp;然后吩咐着丫鬟宝珠、瑞珠,那好银锞子给黛玉、宝钗、湘云、探春、迎春、惜春几个发着。

&esp;&esp;过了会儿,几个姑娘猜枚行令,贾母那边儿也在凤姐、李纨的陪伴下,欢笑声不断。

&esp;&esp;贾珩在简单用罢饭菜后,下了天香楼,去陪着院落中正在饮宴的东西二府男丁。

&esp;&esp;贾政这时坐在一张摆满各色菜肴的圆桌上,一旁则有贾环、贾兰两个小童,宝玉则坐在贾琏身旁的座位。

&esp;&esp;见着贾珩过来,都纷纷上前见礼,贾珩一一还礼,坐下叙话。

&esp;&esp;贾政换了一身锦袍儒衫,目光复杂地看向那少年,面带担忧道:“珩哥儿,今上午早朝,不妨事吧?”

&esp;&esp;作为旁观了熙和殿朝争的一幕,哪怕最后见贾珩占据上风,但一想起那群起而攻的架势,贾政心头就难免忐忑不安起来。

&esp;&esp;闹出这般大的阵仗……

&esp;&esp;此言一出,不远处坐着的贾赦,也投将过去冷漠目光,心头兀自冷笑不止,他虽因无现职没有入熙和殿,但也听柳芳谈起过,这小儿得罪了文官的首辅,虽得一时口舌之快,但只怕不久后,将要倒大霉了。

&esp;&esp;贾珩道:“二老爷,是非曲直,人心自有公论,只要我等武勋之家,兢兢业业,忠于王事,宵小再是仇视,也兴不起什么风浪。”

&esp;&esp;贾政闻言,点了点头道:“是这个理儿。”

&esp;&esp;见少年神情依旧从容,倒也渐渐放下心来。

&esp;&esp;贾赦手中拿起酒盅,心头冷笑,被文官盯着了,还能好得了?只怕不久后,就有人弹劾攻讦,三人成虎,宫里天子再是信任于你,也难免不受影响。

&esp;&esp;第387章 崇平帝:这是他的兵马!

&esp;&esp;夜色深重,内阁次辅韩癀的宅邸却灯火辉煌,庭院廊檐、凉亭,也装饰得花团锦簇。

&esp;&esp;书房之中,内阁次辅韩癀正与妹夫国子监司业颜宏,隔着一方小几相对而坐,韩癀之子韩珲,则在一旁神态恭敬侍奉茶水。

&esp;&esp;颜弘是韩珲的姑父,年岁四十左右,面如冠玉,气质儒雅,颌下蓄着短须,其人与国子监祭酒刘瑜中,都是有名的士林清流。

&esp;&esp;“兄长,圣上今日似有罢杨阁老之意。”颜宏放下手中的茶盅,凝眸看向对面的锦袍中年人。

&esp;&esp;韩癀点了点头道:“杨阁老经贾云麾弹劾之后,颜面扫地,再难总摄百揆,圣上也已见厌弃之意。”

&esp;&esp;得了韩癀确认,颜宏心头一喜,问道:“兄长的打算是?”

&esp;&esp;韩癀目光幽幽,低声道:“不可操之过急,需得给圣上时间考量。”

&esp;&esp;颜宏闻言,面上就有不解,问道:“给圣上时间考量?”

&esp;&esp;韩癀低声道:“如今内阁五人已去一人,年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增补阁员,而李大学士又将赴北,那么阁员增补就愈发成了急务,等阁员正式确定,倒杨才能发动。”

&esp;&esp;如果倒杨功成,他为首辅,那么以天子的性情,为了平衡朝局,浙党就大概率不会再递补进来一位阁员。

&esp;&esp;但反过来,先利用天子对杨党的疑虑,补进一位浙党阁员替补内阁空缺儿,他再向首辅之位发起冲击,那时浙党就有两员可在内阁。

&esp;&esp;如此一来,等他成为首辅之后,不管是施策,还是声势,都非他一人在内阁可比。

&esp;&esp;颜宏闻言,一时默然。

&esp;&esp;韩癀道:“我原本欲推赵尚书,若廷议不允,就以坐镇两江的沈邡沈节夫直入中枢,他在江南已有十年之久,劳苦功高,也该入中枢问事了。”

&esp;&esp;陈汉朝廷在江西、江南两省之上设有两江总督,而此刻两江总督,就是浙党中人。

&esp;&esp;但这对韩癀无疑是一个次选项,因为一来意味着与天子的政治交易,二来,哪怕是同为浙党,也并非没有争执。

&esp;&esp;至于赵尚书,则是刑部尚书赵默,也是靠拢韩癀的浙党中人。

&esp;&esp;颜宏沉吟道:“兄长,是否可借贾云麾之圣眷,以壮声势?今日听得传言,他被圣上引入家宴,荣宠极盛。”

&esp;&esp;说到最后,面色也有几分意味莫名。

&esp;&esp;颜宏为国子监司业,清流名士,曾教授过一些陈汉宗室子弟理义之学,因此有一些信息渠道。

&esp;&esp;颜宏说着,转头看向韩珲,问道:“我听说子升与这位贾子钰交情匪浅,是吧,子升?”

&esp;&esp;韩珲连忙道:“姑父,当初贾子钰未得显迹之前,我曾与他有过联络,但父亲说文武不好擅交,故而,最近倒是渐渐疏远许多。”

&esp;&esp;说起此事,韩珲心头也不由暗叹人生际遇之玄奇,谁能想到当初还要借他之力,在国子监文萃阁谋得一席之地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连他父亲和姑父都要等而视之的存在?

&esp;&esp;韩癀想了想,看向自家儿子,道:“等明日,他阅兵扬武事毕,你与于缜去登门拜访拜访,不要多说其,他自会明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