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卫长公主 第293节(1 / 2)

&esp;&esp;两个小家伙咯咯笑着躲避。

&esp;&esp;刘彻与他们闹了一阵后,让宫女将两个孩子抱下去,开始与刘据、刘瑶算账。

&esp;&esp;少了孩童稚嫩声音的宣室殿的氛围变得有些沉闷。

&esp;&esp;刘彻坐在上首,居高临下的看着站在场中的姐弟俩。

&esp;&esp;一个俊秀挺拔,温润如玉,一个昳丽大方,此时两人站在下面,面上的笑容带着如出一辙的谄媚。

&esp;&esp;刘彻嘴角一抽,皮笑肉不笑地扫量他们,“幽州这事,你们谁是主使?”

&esp;&esp;刘瑶、刘据一头黑线。

&esp;&esp;阿父这话说得,好似他们两个做了鬼鬼祟祟的坏事。

&esp;&esp;怎么可能,他们可是为了大汉的未来。

&esp;&esp;刘瑶瞥了瞥身旁的刘据,先下手为强,“阿父,刘据想去幽州这事可与我无关,但是我听到的时候,心跳都被吓得快要停了。”

&esp;&esp;“……阿姊!”刘据震惊。

&esp;&esp;不是说好统一阵线吗?

&esp;&esp;刘彻唇角微翘,“哦?我看你现在接受很快!”

&esp;&esp;刘瑶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心痛道:“阿父,你看我面上笑嘻嘻,其实我心中担心的狠,那可是幽州,我就怕哪日起来,就听到刘据被围的消息。”

&esp;&esp;“可弟弟年龄大了,他有自己的志向,他不愿意在长安当安稳富贵的太子,想要为边陲百姓多做事,我能怎么办!”

&esp;&esp;话音落下,她不动声色地用脚踢了刘据一下,让他接着劝。

&esp;&esp;看清动作的刘彻:……

&esp;&esp;“……咳,阿父,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的安危。”刘据也学着刘瑶拭了拭眼角,温润的嗓音带着几分颤音,“我虽为太子,也是大汉的臣子,理应为阿父分忧,儿臣虽没有舅父、冠军侯那般令匈奴闻风丧胆的能力,可也不会坠了大汉的面子,还请阿父能给儿臣一个机会……”

&esp;&esp;刘彻、刘瑶静静地听着他说话。

&esp;&esp;半晌,刘据终于说完了。

&esp;&esp;“太子,润润口!”莫雨适时送上茶水。

&esp;&esp;刘据微微颔首,接过茶水喝了半杯。

&esp;&esp;刘瑶开口,“阿父,既然你答应了,咱们要不商量一下,如何说服朝中大臣们。”

&esp;&esp;刘彻:!

&esp;&esp;“……咳!”刘据差点被嘴里的茶水呛到。

&esp;&esp;余光瞄到上首阿父错愕的神情,有些心虚地移开了目光。

&esp;&esp;阿姊,这是打算强买强卖。

&esp;&esp;上下嘴皮一碰,就将阿父强行拉上贼船。

&esp;&esp;只不过……

&esp;&esp;他又偷瞄了刘彻一眼。

&esp;&esp;阿父能允许吗?

&esp;&esp;“朕答应了?”刘彻一时有些啼笑皆非,当即反问。

&esp;&esp;刘瑶看向刘据,“难道没答应?”

&esp;&esp;刘据一噎,看了看刘彻,对方也是看戏的表情。

&esp;&esp;刘彻:“太子,你怎么不理阿瑶?”

&esp;&esp;“……阿父,你刚刚没反对。”刘据干笑一声,决定顺着阿姊的路子走。

&esp;&esp;刘瑶欣慰。

&esp;&esp;孺子可教也。

&esp;&esp;刘彻嘴角微抽,大手按了按眉心,“你们这是赖上朕了!阿瑶,你想过没有,若是刘据出了事,你要如何面对子夫,你是长姐,朕的长女,如何与子民交代,如何与朕交代?”

&esp;&esp;“阿父。”刘瑶认真盯着他,“儿臣赞同刘据,正是对你与大汉有交代。”

&esp;&esp;现在诸多历史已经改变,说不定她担忧的那个未来不会发生。

&esp;&esp;可是谁也不确定,阿父老了以后,会不会变得糊涂与猜忌。

&esp;&esp;所以与其将期待放在阿父身上,不如让刘据自己闯。

&esp;&esp;即使真的出了事,世人记得不再是遭遇巫蛊之祸的“戾太子”,而是给大汉守国门的太子。

&esp;&esp;刘据跪地叩拜,“请阿父答应!”

&esp;&esp;刘彻不语,静静地看着他的两个儿女。

&esp;&esp;殿内一时变得针落可闻,只有袅袅的龙涎香在殿内悠闲地晃来晃去。

&esp;&esp;不知过了多久,刘据听到头顶传来刘彻的声音,“起来吧!”

&esp;&esp;刘据面上一松,起身道:“多谢阿父成全!”

&esp;&esp;刘彻大手摆弄桌上的奏疏,白了他一眼,“此事还未成。众卿若是知道,朕的耳根子怕是清静不了。”

&esp;&esp;刘瑶笑盈盈道:“阿父忍下一时烦躁,日后刘据,一定能让你在众臣面前扬眉吐气。”

&esp;&esp;刘彻眸光微斜,“太子现在也挺好的,比你乖顺多了,就是大了,也不让朕省心了。”

&esp;&esp;刘瑶偏头装作看不懂。

&esp;&esp;幽州之事,目前算是成功了第一步,不过刘彻还是想多了解一下刘据对盘踞在幽州附近的东胡部族想法。

&esp;&esp;昔日,匈奴强盛,河西走廊、河南平原这些水草丰沛之地,鲜卑、乌桓这些东胡部族只能被赶到辽东地区。

&esp;&esp;现如今,匈奴势弱,撤出了漠南、漠北地区,剩下的鲜卑、乌桓有壮大之势,尤其鲜卑,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南迁。

&esp;&esp;对他来说,他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匈奴”崛起。

&esp;&esp;乌桓部族还好,但是鲜卑部族,简直是顽固不开化,多次纵容部族掠夺边陲,让刘彻对鲜卑没什么好印象,不过他也不能展现自己的喜好,让鲜卑、乌桓相互制衡,才能让人放心。

&esp;&esp;刘据:“儿臣以为,北部胡族既然已经归顺大汉,理应和谐相处,摒弃前嫌,这样才能保障边陲的安宁与繁荣。”

&esp;&esp;“那群塞外胡族的耳朵可没有你想象那么好,甚至挨了打,送了命都不长记性,你如何确定他们能听你的?”刘彻长吁短叹。

&esp;&esp;刘据:“自然是以理服人!”

&esp;&esp;“以理服人? ”刘彻无语,“你打算带一群儒生前去教化他们? ”

&esp;&esp;刘据淡然道:“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种道理天下人都知道,他们既然臣服了大汉,也要认。”

&esp;&esp;讲道理的前提,要么是你的实力足够大,要么你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