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节(1 / 6)

&esp;&esp;以陆大红为代表的女兵们回来的速度不慢,她们走时只在中游,应该是做题速度比别人快的原因。她们个个面色轻松,明显留有余力,还在不断鼓励队伍中的新面孔——这个女兵是临城县县令的女儿,和她哥哥一起入了伍,很显然今晚拖了班组的后腿,但买活军的女兵们一向是很肯照顾新进的,她们也没男兵那样一味的争强好胜,不会因为一时未能争先而气馁。

&esp;&esp;这还不算完,回到校场之后,得胜的五个班级还要验看包裹,查证是否擅自抛弃了负重,以及负重是否按规定打好包,余下的班级各自互相验看,有十余名包裹打得不对,甚至是遗漏了负重的兵丁便被叫到一边去罚站了,好在得胜的班级里并没有出这样的岔子。他们因此得到了战利品:冠军一人十斤炸鸡,亚军八斤,余下依次递减。

&esp;&esp;即便军中油水很足,但训练量也极大,买活军几乎个个都是大肚汉,如谢向上一般,一顿十几个烤饼的不在少数。军中主食是可以任意吃饱的,但肉食还是限量,炸鸡一块两块不算什么,十斤就有些分量了,得胜的班级各自拥在一起欢呼了起来,而其余班级则聚在一起各自开会检讨,彼此热烈地谈论着,慢慢地往锅炉房去——锅炉房的后勤早烧了许多热水,等着他们去取水擦身了。

&esp;&esp;谢二哥不断在人群中游走着,听着军士们的谈话,他虽然没参与到比赛里,但刚才也实打实地负重四十斤跑了个来回,身上一样洋溢着汗味儿。不过各班的表现让他满意——每个班里总有短板,或是跑得慢,或是脑子不活,算得慢,班长是相对最优秀的那个,但并未训斥小战士们,而是鼓劲、宽慰,彼此都在制定着接下来的针对性训练计划。

&esp;&esp;所谓言传身教,这里许多窍门他也是从六妹身上学的,其实想要治军也有很多讲究,谢二哥知道自己的才能绝不足以大权独揽,想要把六妹的交代全都贯彻下去,他也需要许多帮手。谢二哥从不知道‘外面’的军队是怎么争权夺利的,反正他也接触不到外头的兵丁,这些人也决计无法进入买活军的队伍——那个陆平,狠辣决断,的确是江湖上的一把好手,而且掌握了与那霸海盗联络的人脉,可以带来买活军急缺的造船技术,甚至是带来直接能用的船队。若是换了个主子,说不得就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了,但谢老二不用和六妹商量也知道,买活军绝不会吸收这种渣滓,如果不是黄锦衣卫要他有用,陆平将会被立刻处死,连送去彬山为奴的资格都不会有。

&esp;&esp;买活军和外头的军队不同,谢二哥是知道的,他也从不质疑买活军这样的活法是否合理——他们既不能随便打骂百姓,拿了百姓的东西也要公道地给钱,这在外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他只知道这么活他觉得很舒服,必要的时候,他可以非常狠辣,但谢老二觉得和自己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为人畏惧,而是为人尊敬甚至是依赖,时常被请去主持公道,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友军,交给在治下多年的百姓,对手下的小战士不必打骂奴役,而是教导他们逐渐明白道理,逐渐变得聪明强壮,这样的滋味也也非常不错。

&esp;&esp;他在心底列着明天开会的议程——谢二哥有时也是很矛盾的,当他作为与会人员,被六妹叫去开会的时候,他打从心底是反感的,能混则混,除非关系到兵丁的事,否则坚决不表态。但当他是那个主持会议的人时,谢二哥很喜欢开会,并且认为开会也的确是很有必要的。他也经常在写工作日记和抽查收下工作日记时完成这种反复的横跳。

&esp;&esp;“第一个,我们要去滋扰一下衢县,甚至占据一些他们的土地,达成‘滋扰浙江’的目的,这样我们新结识的那个黄锦衣卫,他的后台王太监,便可以有借口来主持招抚工作,给我们输送更多人口。”

&esp;&esp;第二天的会上,他先介绍议程,虽然头前也已经通知过了。“大家要做个预案出来,计划一下后勤支出以及可能遇到的变数,这是一点。第二点,便是昨天发的复印件,你们都看过了吧,那份会议记录,关于黄锦衣卫的战略计划,你们是怎么看的?”

&esp;&esp;虽然黄大人献策的那个会是关起门来开,但这其实也不过是为了照顾到黄大人的仪式感而已,他的见解很宝贵,宝贵到在封建社会,这种屠龙策只能由未来的君王和心腹独享,但就如同地图在买活军里也不是那么珍贵一样,在买活军内部,战略决策,也不是由一两个人,一两番话就随随便便定下来的。

&esp;&esp;第77章 贼在西林

&esp;&esp;“黄谨是个很难得的人才, 但还需要接受再教育,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彻底融入我们的体系。”

&esp;&esp;谢二哥抛出议程之后,大家沉默了一会,各自在归纳思路, 先开口的人还是陆大红, 她是黄大人的‘伯乐’, 虽然离开码头后两人没再见面, 但陆大红对黄大人的表现还是相当关切的。“他拥有很难得的高度战略目光, 对老朝廷也相当了解。但可能还是低估了我们买活军的战力, 他给的方案还是过于保守了……有些过分的胆怯, 要我说的话, 我是这么说的。”

&esp;&esp;作为买活军‘出去’过的那批人才, 陆大红有自己的看法,和黄大人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他的观点从利弊上来讲, 没有太大的错误, 也很稳健,但还是老眼光, 他对人命没那么看重,对百姓们受的苦也完全不计算在内。按照他的说法,在十余年内,我们不会涉足北方一步……这十来年内北方要多死多少人呢?”

&esp;&esp;因为这是内部吹风会的缘故, 最终决策者还是谢六姐, 大家说话都较为放松,发言也没有什么包袱,不必考虑执行, 而是谈着心中的理想, “以我的所见, 即便是江西道,我们的势力也是不难渗透的,实际上只要能拿下衢县,拥有一支造船队伍,再收编改造一批罪行不大的水匪,一两年内,我们就有信心守住丰饶县码头,以及信江、长江上的水军。”

&esp;&esp;“但关键在于丰饶县有没有这个战略价值,值得咱们去守,人口、矿产、田地,总是要占了一样,矿产和田地是最重要的。”

&esp;&esp;“丰饶县不取,怎么在江西道扩张呢?若是能占了江西道,便可以往两湖扩张。长江航运之利,两湖地区的稻麦产区,这都是有好处的……那里的人口也很多。”陆大红坚持地辩驳着,“黄谨还是小看了我们买活军练兵的速度,新军入伍之后,操练一年半,不说天下无敌,起码现在南面可以一战的官兵是不多的,倘若六姐肯降下神通,那更是几乎找不到敌手。而且我们还有旁人永远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有短波电台。”

&esp;&esp;“说起来,短波对讲机怎么样?”

&esp;&esp;这也是个最近才开始验证的仙器,虽然买活军久已使用这仙器了,而且也知道它在开阔处是很合用的,但此前毕竟没有隔着虎山这样的高山来用过,也没走出陆大红他们这么远。

&esp;&esp;陆大红给了很高的评价,“我试着调过频率,连许县的总台频道没有任何问题,云县的频道也很清晰——六姐说从丰饶县到云县的直线距离有四百多公里了,可见只要在四百公里以内有一座总台,那么我们的消息交流就是很便利的。这是外头的兵丁绝不可能有的优势,再说我们还有群众基础,我觉得这是绝对被黄谨低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