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5节(3 / 4)

;&esp;“不,她未必会死,甚至仍有可能被放出宫离婚考特科,但是报纸就不会这样写了,《国朝旬报》会用赞赏的口气提到你不接备案的事情,你按照和议,回绝了良妃备案的请求——你觉得这是正面的报道吗?”

&esp;&esp;谢双吉只是太年轻,但人并不傻,她很快明白过来了,“不……这等于是离间了使团和京城进步女娘的关系,吓阻了一些受到限制的女娘向我们靠拢求助,也影响了我们的形象……”

&esp;&esp;“你能想到这一点,就说明你的天分并不输给良妃了,她当时用《妇女召集令》来请你帮助的时候,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不论你答应不答应,她都有活下去的可能。你答应了她直接借用买地的威慑力,你不答应,她也可以通过敏地抹黑《妇女召集令》的需要,成为朝廷展示宽仁的例子而活下来。只要闹出事情,她活下去的可能都会比什么也不做大。”

&esp;&esp;“今日使团的窘境,看似是因为你的一念之差,但其实,真正有政治素养,能够回到当时情境的吏目,都能明白,使团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过,那就是六姐的《妇女召集令》,在一定程度上和我们买地的政治利益是有冲突的。这个冲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使团和私盐队的开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得私盐队队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不必要的威胁。”

&esp;&esp;谢向上有些深沉地说,“当然了,这种威胁可以用报酬来弥补,所以凡是参与在外运送人口的吏目,报酬都是吓人的高,证明六姐能够看到其中存在的矛盾。”

&esp;&esp;“但是,这样裱糊的做法,只能缓解一时,当矛盾来到极其尖锐的地步,譬如在你面对的情境之时,你会发现,不论你怎么选都是错的,因为矛盾本身就在这里,只要有人利用这破绽来挑事,那么我们买地就一定会吃亏。”

&esp;&esp;“六姐对于女娘的关怀,并不是完全从买地的利益出发,而是有她个人的兴致在里面——她是把这东西叫做她的情怀。这种广泛的情怀,和买地的利益并不完全重合,因为一个人除了性别之外,显然还有籍贯、阶级、家族等等复杂的属性,敏地只要在属性中找到一二共通的利益,便可以让妇女们留在本地,如果他们还对女娘的权益做出一定的让步,即便给的不如买地给的多,综合衡量之下,也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站在敏朝这边。”

&esp;&esp;谢向上是唯一一个在京城使馆没有调任的团长,而且他的职位比谢双吉高,视角也就更广,对于买地政策的自相矛盾之处,他也一定有更深的体会,这番话是在宽慰谢七姐,似乎也是在说给自己听,“其实这一次事件,长远看未必不是好事,且不说有你解释,同事们的前程或许不会被影响,如果能让六姐意识到影响的严重程度,在政策上做出补救、调整,那么,反而还是因祸得福了。别往心里去了,啊?能看明白的都不会怪你的。”

&esp;&esp;谢双吉神色有些怔忡,似乎对于谢向上的话,她还有些消化不能,但仔细品味之下,谢向上的话又的确精准地总结了京中百姓们的行动逻辑。女娘们会留在京中考女特科也是谢双吉能认可的判断,但是,但是……

&esp;&esp;“这么说,那天我最好的做法,其实就是一句话都不和她说。就让她在失望中回去,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esp;&esp;她突然下了这个结论。

&esp;&esp;谢向上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或许固然是如此,但已经发生的事,不必想那么多了,任谁也不会连一句话都不让人说的。”

&esp;&esp;“是的,大雪天的,那么惊慌失措的跑过来,满脸写着无助,任谁不想帮一把呢?”

&esp;&esp;谢双吉喃喃地说,“但是,她利用的就是我的恻隐之心,她是一个政治生物——王良妃,她求的不止是她的生命权,还有她的政治利益。”

&esp;&esp;“而政治,”她有些失落地说,“政治只是利益之选,向上大哥,是不是?当我们占据优势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引入新的变化,因为新的变化并不会增加我们的优势,反而会增加局势变化的风险?”

&esp;&esp;“政治容不得丝毫人情——我是不是真的不该让她开口,就让她迎接她原本的下场,虽然反人性,但对买地来说,在政治上才是最有利的结果?”

&esp;&esp;即便是刚才起身做自我检讨时,谢双吉都没有此刻这样失落而沮丧,她低声问,“向上大哥,你说……那天如果是姐……”

&esp;&esp;“她会怎么做呢?她一定比我聪明,比我更看得明白,那一刻,她会冒这么大的政治风险,让王良妃说话,还是……”

&esp;&esp;“还是会视而不见,让王良妃去死呢?”

&esp;&esp;第484章 橡胶生产线

&esp;&esp;???“怎么样,老宋,硫化胶上遇到的小问题是不是已经有进展了?”

&esp;&esp;????“承蒙军主垂问,这一阵子我们小组合力研读《橡胶工程师手册》,还有《现代橡胶技术丛书》,把什么杂事都放下了,又通过攻关小组请来了化学专门学校的几位高材生,这几位学生的学问好,化学实验比我们老人做得精细,原理反应来得到位,都是实验的一把好手!

&esp;&esp;????有他们帮忙,总算是确定了适当的硫磺品质标准,还有配比反应公式,解决了生胶的脆性问题,这样总算可以用熟胶制成软管,并且经过多次蒸煮消毒,都没有变性,技术上是突破了一个难关,不过,如今的做法,对硫磺的品质有需求,成本要降下来并不容易。况且如今本地的硫磺产量本就不足,只怕,还是要催促硫矿进口,才能在明年此时初步搭建起一条橡胶生产线那。”

&esp;&esp;????“硫矿——现在本地的硫矿都是从何处进口的?”

&esp;&esp;????“以山阳道来的硫铁居多!都是从莱芜港口过来的。鸡笼岛也有硫矿,但开采难度大,品质不佳,恐怕不敷使用。南洋方面目前已经探明的硫矿,产量都不高,主要是在安南一带,那处现在战乱频仍,几年内想要开采都有困难。”

&esp;&esp;????“那就只能是先指望山阳道,示意他们增产了,你们去开个会,明天起大宗商品交易所挂牌求购。”谢双瑶转头吩咐秘书组,又亲切地拍了拍身边这个中年人的肩膀,“干得不错!老宋,依你所见,橡胶和杜仲胶的物性究竟有多相似,杜仲胶作为橡胶的代用品,值不值得先为它发展出一套生产工艺,之后再调整为橡胶的生产线,你说,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esp;&esp;????老宋——也就是橡胶攻关小组专家宋长庚,被谢六姐夸奖,已经不止一次了,周围人免不得都用艳羡的眼神看了过来。而宋长庚则满面红光,顾盼自豪,骄傲中又透着一股受宠若惊的谦卑感。

&esp;&esp;????一听到谢六姐的赞词,他几乎是本能地就想要谦逊一番,再发自肺腑地赞颂谢六姐的恩德,但,他很快又意识到,谢六姐并不喜欢说废话,于是便止住了话头,一五一十地回答道。“杜仲胶和橡胶这东西,虽然按照天书著作所言,分子式是相同的,但结构不同。”

&esp;&esp;????“表现在物性实验上,二者的加工也是截然不同,目前来说,杜仲胶只能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