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6节(3 / 4)

都觉得可以忍耐了,却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好事儿!众人听了,都是激动了起来,不免也跟着憧憬倘若一切成真后的好日子——虽然按这般算来,航道疏通怕不是要一年半载之后的事情了,首先肯定是要忙农事的,得把农事安顿好了,有了粮食才能雇人干活么——

&esp;&esp;但是,正因为使者很明确地讲出了具体的步骤,才更让人相信这是确实会成真的计划,这要不是真的打算去干,想得这么仔细干嘛呢?

&esp;&esp;再忍耐个一年半载——卖力气干点苦活,航道就疏通了,航道疏通了,船造好了,就能去闽西贩瓷器往下游走,到时候走一趟至少能落个二三两银子,收入比现在要丰厚多了!——听说买活军还打算在沿岸剿匪,那就没了遇水匪的危险……

&esp;&esp;“若都能成真,那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不免就有人已经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中了,不得不说,在渔船这里,这几年来这是罕见的好情绪,第一次,提到将来,汉子们有了乐观的情绪,也有了期待。而一旦有了期待,便很害怕会有人前来破坏,“就怕不再包干,那几个大户要来横插一杠子!”

&esp;&esp;“刚不是说了吗?以后城里哪还有什么大户?!”

&esp;&esp;老刘却已经是在回家的路上,全盘想好了——他被推举成水上人家的代表去吃饭,自然是其中脑子最灵活,也最有担当的一个,在席间门又是听了霍小燕的第一手宣讲,比起弟兄们只能听二道消息,他这里接收的信息更直接,也更有逻辑,很容易就跟着被启发出了一条这样的思路:“大家先安静下来听我说——使者不是说了吗,至少要找到三个罪寨,也说了罪寨的处置办法,那真是难翻身的!”

&esp;&esp;他压低了声音,把大家又往里聚了聚,不顾汗臭味鱼腥味,一群人紧紧团在小屋里,都是屏息凝神,听他低声说道,“咱们县里的大户,哪个不是寨子里分出来单过的?都是背靠着寨子,才能在县城立足,又有官身,才有面子去府里结钱,才能包干徭役——”

&esp;&esp;“这要是……他们的寨子,被揭发了是罪寨呢?按使者的说法,城里的分家,难道就不被株连,难道还能有好?”

&esp;&esp;“这——”

&esp;&esp;“嘶!”

&esp;&esp;“刘大哥,你这意思是——”

&esp;&esp;屋子里顿时响起了低低的惊呼声,众人受到的震撼,不比之前听说买活军入城,要请他们出代表去吃饭时更低,今日一天实在是出了太多的变故,大家都有点儿麻木了——他们这群水上讨口饭吃的丁零人,加在一起不过是几十人口的,却是要吃熊心豹子胆一般,去算计联合在一起,几乎有龙川县小半个县财力的三大寨?

&esp;&esp;在今日之前,这是非常明确的取死之道,就算是现在,大多数人仓皇间门也没这个胆量,更无法想象自己能挑起这么重的担子,虽然老刘透露的前景极其诱人,但为了守卫这样的前景,去栽赃在县里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三大架势人家,三大村寨?

&esp;&esp;说难听点,三大村寨加在一起两三千人,一人一口吐沫都要把他们给淹了的,当下许多人都是本能地摇起头来,要阻止老刘的疯狂,“刘大哥,还是慎重,这不是我们这些无根基的外乡人能做的事情!”

&esp;&esp;“是啊,我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反正这疏通航道的派工也不是一天两天……”

&esp;&esp;“先看看这个买活军的衙门成色如何……”

&esp;&esp;对大多数船工渔夫来说,这才是最稳妥的决策,老刘听大家都打退堂鼓,便知道人心暂不可用,也不勉强,而是安抚道,“我自然也是这个意思!哪有我们打鱼的挑头来做的道理?只是我们大家心底先有个算盘罢了,将来若是有机会,从中推上一把——”

&esp;&esp;“那是,那是!”

&esp;&esp;比起挑头构陷,时机成熟时,顺水推舟助个力,显然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喜好,这点风险大家倒也是愿意承担的,闻言便都是连声应和,也都答应了彼此要严格保密——便是不赞成老刘想法的人,也自然不会出卖老刘的,无凭无据,几句话的事情,又是县里大变动的时期,便是想要卖好,也得估量着对方会不会当真,倘若不当真,被打发出来了,渔夫同行是真能砸船砸屋,叫他们在这个行当里干不下去的。

&esp;&esp;在这种传统的风气里,大家彼此抱团的紧密程度,是大城市很难想象的,别看吃水上饭的只有数十人,但团行的约束力一样是十足,而且对于新推举出来的行首老刘,大家都非常的信服,即便还没和使者当面沟通,也没有见到买活军的作为,但大家已经完全按照老刘的看法,对买活军报以很高的期待了,甚至还有人已经完全站在了老刘和买活军的立场上,开始考量起借用‘罪寨’,拔除城内大户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esp;&esp;“说不准,还真不用我们出手啊!”

&esp;&esp;这个人指点着城里的灯火,“今夜城里只怕大家都不肯睡,都是聚在一起商议对策的……连咱们都想到了这个罪寨的事情,更何况别人呢?我看,日之内,一定会有人出来指证罪寨的,那三家大户家中多有在敬州为官做吏的亲戚——他们和已经被定为罪城的敬州联系如此紧密……难道,不会引来别人的注意吗?”

&esp;&esp;“依我看,十七家村寨中,余下的十四家,很有可能联合在一起,借机报仇,把这三家扳倒,把他们夺走的田地、钱财、买卖,都给挣回来!”

&esp;&esp;第611章 玩个游戏,谁是罪寨(3)

&esp;&esp;“想要继续住在县里……这是为何呢?倒不是说一定就不成吧, 但谢七哥你也知道,就如龙川县这样的情况,各家之间, 和本地的外姓百姓只怕多少有些恩怨的, 我说句掏心窝子的, 要是不分家, 偶尔有一两个亲戚来县里居住,那也还罢了,但要是家都分了,留下那么几十口人住在县里,对留下的人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啊。”

&esp;&esp;天色才刚刚放亮没有多久,龙川县的县衙内已经响起了不高不低的对话声, 霍小燕一边喝着热茶, 一边和清晨便来拜访的谢七聊天, 她昨夜倒是放开肚皮吃喝了一阵, 但宴席后, 又有各色人等设法上前要求密谈, 入睡时早已饥肠辘辘,早上才刚起身就又有访客,这会儿着实是有点儿饿了——还好,谢七识趣, 来时还带了一大屉刚蒸好的萝卜粄,她也就不拘礼仪,一边说一边夹起一个放在口中咀嚼, 品味着米皮带有发酵微酸的芳香,还有那萝卜腊肉馅的鲜香味道。

&esp;&esp;“多谢使者为我们谢家设想——若是别的村寨,如城中三大家, 他们大概是不敢的,但我们谢家做事一向公道,从不欺凌城中百姓,再加上老太公年纪也的确大了,七十有余,腿脚不便……若是强行迁徙,只怕是支持不住,老太公的意思是,如今族长是我三哥,自然是要迁出去的,他这里留个幼子看守即可——我十二弟是个憨厚人,断不会招惹是非,让使者难做的!”

&esp;&esp;“如此倒也能理解了,看来,良山寨家风十分正派啊——也对,昨夜听了一耳朵的陈年仇怨,其中和谢寨有关的,的确不多。”

&esp;&esp;只是一听霍小燕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