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6节(1 / 5)

&esp;&esp;过去的一年,走得很艰难,也积累了一些疲倦,这消磨了她的些许轻狂,却也多增了许多沉稳,谢双瑶现在更加善于忍耐了——对于这种‘敢不敢’的问题,从前,她会毫不犹豫地说一声‘敢!’——有能力不就是要狂一点吗?她又不是没有任性的资本!但是,现在她却学会了忍:不敢就不敢,没什么不好承认的,条件还不成熟,那就等成熟了再去。

&esp;&esp;这不是认怂,她默默地想,而是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上位者的确有任性的资本,甚至也有许多失败的余地,谢双瑶可以失败无数次,都有从头再来的可能,因为在如今世上所有的政权中,买活军的确没有对手。

&esp;&esp;但是,这并不代表失败没有代价,甚至,哪怕是成功,也一样有无数人要付出成功的代价——闽西广北的客户人家,江南道的留守百姓,甚至是川蜀、漠北等地,无时无刻,都有许多或有故,或无辜的生命,正在为买活军的成功,付出生命的代价!

&esp;&esp;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时代的车轮隆隆驶过的声音!

&esp;&esp;谢双瑶作为驾车者,不会因此停止鞭策,她的雄心犹在,只是现在更加谨慎了——条件成熟时,波及的人再广,也是在所不惜,但既然只是个人的意气,那还是要戒急用忍——她不会用这四个字做借口,来对一些老势力进行绥靖,她要忍的不是一个利益团体,一个阶级,而是一个事实:落后生产力和政治体系之间的不协调,牵绊住了买活军车轮的现实。

&esp;&esp;也正因此,她会出现在林场客串割胶工,谢双瑶要把问题暂且搁置,反过来耐着性子厘清这个新兴行业的脉络,从源头来解决她认定的主要矛盾:人为什么不够?因为教育效率还是太低,不能生产出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大量收过基础教育的百姓。教育效率为什么低?还不是因为生产力太低,工业化水平不够,导致交通成本、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吗?

&esp;&esp;不要怀疑,大量受过教育的人口,也是工业化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一个标志。谢双瑶盘点她这十几年间的工厂建设,认为解决如今这个局面的手段,不是施政体系的调整和妥协,也不是施政手段的进步和圆熟,而是最简单粗暴的生产力提升……就以力破巧,碾过去就行了!?正好,橡胶树行业的布局,也到了收获的时候,谢双瑶现在,不免也滋生出了一点小小的期待——

&esp;&esp;买活军,或者说是敏朝末期的华夏,是不是也到了进入电气时代的时候了?

&esp;&esp;第679章 跑步进入电气时代

&esp;&esp;还没有完全进入蒸汽时代呢……这就要直接进入电气时代了, 这种构思,真的有可能成功吗?实际上谢双瑶一开始也无法保证,这就和华夏能否从封建时代, 在几十年内毫无积累地一步跨越到大同社会一样, 是没有任何人能给出答案的问题。

&esp;&esp;但是——和社会科学比, 谢双瑶认为,自然科学方面, 华夏的跳级路还是有个优势的,那就是截止到目前为止, 华夏的能工巧匠还不需要积攒精力去努力创新,也就是说,用来摸索和试错的成本大大地减少了, 现在整个买活军,或者说整个华夏的主流学术行为就是进行逆向工程——天顶星科技产物已经有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它降级再降级,降级到现在的车床也能负担得起的精度。

&esp;&esp;科技进步什么成本最大?其实就是试错成本最大, 人类科技史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踩着无数前人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前行的,科学原理的发现、论证是这样,工业的进步也是这样。

&esp;&esp;就说发电这个东西吧,从发现电磁感应、富兰克林放风筝、交流电、直流电之争、再到第一个电灯泡,包括绝缘体的应用……从人类认识到电也是一种能源开始,再到电走进富裕人家,这期间每一步都是走得异常艰辛,在无扰动历史上,要让学术界普遍认可【电也是人类可以获取和利用的能源】,就这么一个概念, 怕不是都要数十年的时间?

&esp;&esp;但在买活军这里,这些概念的树立就完全谈不上有多艰难了,没有一个科学家会对此产生质疑的,不单单是因为天书上写了这句话,而天书天然地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也因为太阳能充电板就在那摆着呢,当一个政权的政审分能兑换仙手机,且仙手机还要定期去充电的时候,电力这个概念也就自然而然,从上而下的深入人心了。

&esp;&esp;除此以外,关于应用的摸索,也完全是一步到位的——压根不用去寻找绝缘体,标准答案就摆在那呢,橡胶就是电线最好的绝缘体,要不然,军主也不会对此事如此重视,九年前就开始布局此事了——是的,一个行业的成形,哪怕是新树种的普及,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即便谢双瑶手里有橡胶树苗,但从一个仓库的种子扩展到如今这样在南洋多点开花的布局,也用了九年时间。这还是事前有明确答案,倘若不知道橡胶是绝缘体,或者说又没有硫化橡胶的技术,那即便掌握了自制发电机的技术,这技术距离大范围民用也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那。

&esp;&esp;发电机难造吗?难造的,大型水力发电机这肯定是难造的不会有错,除此之外,运电送电也是很大的问题,电厂一般都在城外,给城里送电的难度不小的,因为长距离送电需要解决电能损失、电线发热的问题,这就又要求买地掌握造变压器的技术——在这方面,谢双瑶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她既不会造水力发电机,也不会造变压器,只能提供教材和明确的需求,让专门学校的专家组进行攻关。当然了,这种攻关的难度和正常的科学探索比也已经大大降低了,因为谢双瑶可以找出一些小型变压器给专家组拆解,让他们去模仿和研究,这和闭着眼睛装运气去实验比,当然要容易得多。

&esp;&esp;发电机好造吗?也好造的,大型发电机组是一回事,小型发电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这是特斯拉尊者和爱迪生大帝都可以手搓的东西,如果只是供个电灯,供个放映机的话,小型发电机的动力来源可以非常多样——人力发电机,这哪怕在另一个时空的二十世纪都还蛮常见的,很多时候下乡放映电影就要用人力发电机,手摇、脚踩的都有,至少可以供应放完一场电影,以及放电影前后场地的大灯照明。

&esp;&esp;人力可以的话,畜力可以不可以呢?当然也是可以的,在靠水有水车的地方,水力也可以带动这种小型的机组。事实上,这种发电机的结构相当简单,对材料的冶炼要求也不是很高,专门学校早就试着造了好几台了。

&esp;&esp;但一直没有大规模制造,形成产业,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么几点:第一,这种发电机的原材料是精铜,电线是铜的,且机器也必须是钢铁,换句话说,对金属矿的需求很大,买地一直到拿下鸡笼岛之后,境内才有了较具备规模的铜矿,在此之前,铜是比较珍贵的资源,一直受到朝廷的严格管制,造个一两台,是不计较造价的,如果要大量用来造机器,那华夏民间就该闹钱荒了。

&esp;&esp;铜矿的开发也是需要时间的,鸡笼岛铜矿今年开始产量才逐渐提升,且百姓也终于对纸币有了信任度,停止在家中囤积铜钱,而铜钱退出金融舞台之后,买地的铜产量才相对宽绰一些,有了发电机量产的基础。

&esp;&esp;而第二点则是橡胶的量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