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8节(3 / 5)

斯的土都是黑的,老肥了,就是冬天冷,可北面的冬天不都冷么?”

&esp;&esp;看来,大贝勒是暂时倾向去通古斯了,现在,三条离开的路已经隐隐地都点出来了:南下去买地,去通古斯、去欧罗巴,童奴儿看了大妃一眼,琢磨着她的想法:想要自己当家作主,那就是嫁大贝勒,去通古斯,甘于人下,那就去买地找狗獾,大妃的小儿子囡囡还小,估计不会去通古斯,不论怎么样都会被送去买地跟着哥哥过活,但大妃自己的念头……

&esp;&esp;猜不透,这女人自从被休弃了一年,越发让人看不透了。倒是儿子们,倾向都容易猜,大贝勒怕是要拉队伍去通古斯,黄贝勒不好说……二贝勒呢?二贝勒会选择跟谁?他是镶蓝旗旗主,他跟谁,谁就多了一旗的帮手,看他怎么选了。

&esp;&esp;就如同老汗的眼神也在几个儿子身上游移,屋内的气氛,也有轻轻的骚动,大臣们彼此也是交换着眼色,猜度着阿哥贝勒们的选择,也在心底掂量着这几条路的利弊,这几条路都不是行不通,去欧罗巴的难,但也不是说完全就不可能了,最享福的只怕还是去买地,但那也受气,买地的规矩太多了……

&esp;&esp;正当大家各怀心思,心照不宣地沉默下来,给彼此考量时间的时候,却突然有人很突兀地打破了这个沉默。

&esp;&esp;“汗阿玛。”三贝勒又一次做了那个不讨喜的搅局者,自己却是浑然不觉,而是紧盯着父亲问道,“要说去处,其实也不止一条——一样是没人的地方,不还有个虾夷地吗?听说那地儿还能扬帆过海,去海对面一个叫黄金地的地方,您听听,黄金地,黄金地,那得多富饶啊!”

&esp;&esp;“我听说买活军那里,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还想从虾夷地去黄金地呢——要能去那里,是不是也能开宗做祖,立个百年的基业,还不用觍着脸去捧买活军的臭脚——”

&esp;&esp;这话说得,你清高,你硬气,那别人算什么?你还有个兄弟在买活军呢!

&esp;&esp;可一如既往,三贝勒是压根不在乎旁人的感受的,也不顾兄弟们黑着脸瞪他,而是自顾自地嚷着,把话说完了……

&esp;&esp;“就他们那做派,我脾气硬,是真受不了,一想到就恶心!咱们咋不去黄金地啊,去黄金地不挺好的吗,那儿也没什么人,又富饶,还离买活军那么远……要我说,咱们就该抢在买活军的人前头,先去把虾夷地给占了,再把黄金地圈成自己的地方!”

&esp;&esp;第710章 四大贝勒出人意表的选择 盛京众人 ……

&esp;&esp;去虾夷地, 去黄金地?

&esp;&esp;老汗手下的这四大贝勒里,为什么从没有人认为三贝勒有能力继承大统,除了大贝勒之外,其余人最多是对黄贝勒另眼相待?原因差不多就在这里了, 这话一出, 别说黄贝勒瞥过一眼, 眼里藏满了深深的不屑,就连童奴儿也瞪了儿子一眼。

&esp;&esp;“别裹乱!”

&esp;&esp;他呵斥着,“一边呆着去, 你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现在的智慧还不如三岁的孩童!没法留在盛京城, 你就不甘心,还想着和买活军作对!”

&esp;&esp;这番话, 可算是把三贝勒的心思给说透了:三贝勒并不真的愚蠢,否则他打不了胜仗, 四大贝勒中,大贝勒、黄贝勒能文能武,二贝勒和三贝勒脱颖而出, 靠的则是显赫的战功。这会儿他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留在盛京抗买抗敏, 死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想法,是得不到什么支持了。这满屋子的人,对大汗的安排都没有太大的抵触,反而个个沉思几个选择的利弊,就足够说明一切,连主子们都是如此,他们底下的士兵, 只会更不堪。

&esp;&esp;没人来相帮,兵丁们四处逃逸,留在盛京,就不是拼出血性,而是留下来送死。三贝勒已经知道事不可为,但却还是难以放下对买活军的芥蒂,依旧想着对抗,这才会想插手买地已经瞄上了的虾夷地,甚至是黄金地。这种仇恨,已经让他完全看不明白事实了——建州的将士要是能打水仗,敢坐船,还会对东江岛束手无策吗?

&esp;&esp;高丽的两大汉人道,在建州全盛时期,其实就是和他们隔海相望的,而且高丽人效忠汉人,敌对建州的态度非常坚决,建州想不想搞一下高丽?做梦都想,但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也只是乘着冬季海水上冻,渡海奔袭!靠将士的吃苦耐寒的精神,还有骑兵的高机动性,给高丽军事上的压力!

&esp;&esp;就连高丽尚且如此了,怎么去更远的虾夷地?不先解决这个问题,谁会跟着三贝勒走?虾夷地若是不好,买地也不会有人想过去,但没有船,说什么都是白扯,就算有船了,运过马吗?要是到了虾夷地,连马都没有,那和没有武器盔甲有什么区别?

&esp;&esp;眼看三贝勒还有些不服气,但童奴儿根本不再给他发言的机会了,而是直接了当地借着这个例子,告诫子侄们,“不要想着留在漠南漠北,距离买活军太近了……安身下来没有多久,又要和他们打交道,那苦也就全都白吃了,要么,就去通古斯,要想去欧罗巴,也得先往南边走一趟,谈好了再走……”

&esp;&esp;很艰难,去欧罗巴这条路,满是变数,前提还要得到买活军的许可,伏低做小甚至大表忠心也是必然,这自然不是什么好滋味,去通古斯那一带呢?更不必说了,虽然拔脚就能走,但建州祖上,就是从那一带迁徙到如今这白山黑水之间的老家,如果通古斯的日子好过,何必还迁徙过来做汉人的藩属?当然,现在会比从前好,至少可以采矿,有一个潜在的大买家,但那说到底,建州在通古斯立足也还是要靠买活军啊,买活军要是不买矿,不支持建州,那谁会甘心在这样的苦寒之地,过着一辈子能看得到头的艰难日子?

&esp;&esp;不论去欧罗巴、通古斯还是南下,甚至是异想天开地赌上一切去虾夷地,都离不开三个字:买活军,无非是自主权是大还是小而已,这说法让人很不是滋味,但又的确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esp;&esp;这一晚,盛京城内太多人无眠了,消息灵通的牛录,聚在了自己的恩主、旗主或者是家中长辈身边,听着他们分析着老汗指明白的几条出路,很多年轻人的情绪很有几分激动,甚至痛哭流涕:这才多久?建州人盼了几百年的王权霸业,一块属于自己的基业,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原本战无不胜、算无遗策,简直是神明一样的老汗,不但不能一扫颓唐,反而……反而就要死了?

&esp;&esp;但是,事已至此,除了眼泪以外,他们也无法用任何实际行动来抗衡局势了,甚至就连眼泪也都流得不久——早在过去几年内,他们其实已经慢慢逐渐地接受这一点了。现在最紧要的,是围绕着自己认定的首脑,商议出一个道道来:未来到底去哪里,到底走哪条路。

&esp;&esp;至于说,到底去谁那里求问,决定跟着谁干呢?那就看自己的选择了,建州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谁和谁都能攀得上亲戚,又用旗份来进行行政区分,按道理来说,旗主就是所有旗下人的主子,这也使得旗人并非只有一个上层可以跟随,一家人各有各的选择都很正常。这也意味着,旗主往往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一旗——五大臣也各有旗份,但旗主对他们就敢呼来喝去,视为自己的包衣阿哈了吗?

&esp;&esp;就算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