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2章(1 / 2)

&esp;&esp;温聿珣平日晨练的第一步,便是绕着侯府外围跑上两圈。

&esp;&esp;这六里地的路程,于他而言不过是个恰到好处的热身,但对素来疏于锻炼的谢临来说,却着实有些吃力。

&esp;&esp;温聿珣心知肚明,因此即便谢临嘴上说着“不用等”,他起步时仍不动声色地压住了速度。

&esp;&esp;第一圈他二人尚能并肩,到了第二圈,谢临的呼吸便明显沉重起来,脚步也滞后了许多。

&esp;&esp;温聿珣缓下步子绕到他身侧,低声提醒:“注意呼吸,吸……吐。坚持住,阿晏,就剩半圈了。”

&esp;&esp;谢临咬紧牙关,在换气的间隙硬生生挤出话来:“你只管往前……不必管我。”

&esp;&esp;温聿珣哪里会听他的,手覆上他后背给了他一股推力:“慢慢来阿晏,别逞强。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esp;&esp;谢临不再言语,只紧绷的肩背不自觉地松了些许。

&esp;&esp;终点将至,府门在望,温聿珣忽然加速,抢先一步抵达门前。他转过身,笑着张开双臂。

&esp;&esp;谢临猝不及防,还未来得及反应,便挟着一身急促的风声,直直撞进那个早有预谋的怀抱里。

&esp;&esp;温聿珣稳稳接住他,掌心在他汗湿的后背上轻轻抚过,带笑的声音擦过耳畔:“抓住你了。”

&esp;&esp;剧烈运动后的心跳如擂鼓般轰鸣,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搏动间,他听见温聿珣轻声说:“我们阿晏,今天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esp;&esp;——

&esp;&esp;晨跑过后,温聿珣领着谢临回府,让人备了两杯温热的蜂蜜水。甜意入喉,谢临顿时觉得舒服了不少。

&esp;&esp;按温聿珣平日的习惯,接下来便是练剑的时候了。而练剑的场地……正是谢临口中那一片“已经被温聿珣削秃了”的梅林。

&esp;&esp;谢临从温聿珣手里接过木剑掂了掂,随口道:“我第一次见侯爷似乎就是在这里。”

&esp;&esp;温聿珣一怔,而后笑了笑:“难为阿晏还记得。”

&esp;&esp;他目光落在谢临手中的木剑上,语气认真了几分:“不过阿晏,你真想好了要学剑?”

&esp;&esp;世人常说,兵器如人,各有所适。寻常孩子初学武艺,大多会先去武器坊挑选一件真正称手的兵器。坦白来说,长剑并不适合才初习武、毫无基础的人学习,很容易练成花架子。

&esp;&esp;温聿珣自己虽是什么武器都会一点,但战场上使得最顺手的,其实还是刀和枪。

&esp;&esp;至于为什么在回京后谢临面前一般都用剑……

&esp;&esp;咳……其实是因为帅。

&esp;&esp;谢临哪里知道温聿珣这点儿孔雀开屏的少男心事,闻言蹙眉问道:“怎么?我不适合用剑吗?”

&esp;&esp;温聿珣摇头:“倒也不是不适合。只是剑比起其他武器,更难让新手发挥出实际效用……”

&esp;&esp;他说到这就顿住了——因为照这个说法,谢临目前最适合学的,其实是刀。

&esp;&esp;……但他实在想象不出他家阿晏白衣翩跹、挥刀乱砍的样子。到时候怕是乱刀砍死的第一个就是他温聿珣。

&esp;&esp;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从后背涌了上来,求生欲使然,温聿珣咽了咽口水,果断道:“剑好,就剑吧。”

&esp;&esp;他这明显说一半藏一半的,谢临岂会感觉不到?

&esp;&esp;见谢临眯眼看过来,温聿珣赶紧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学剑前期打基础会更难些,长久来看却大有好处。以阿晏的悟性和耐心,使剑再好不过。”

&esp;&esp;谢临习武一事就此算是缓步迈上了正轨,另一头,朝堂之上也并不太平。

&esp;&esp;楚明湛返京次日,便有一位阁老呈上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章,直言弹劾太子失德。

&esp;&esp;奏章言辞犀利,开篇即指太子楚明慎平庸无能、刚愎自用,更缺乏兄友弟恭之谊,屡次设计陷害兄弟。随后具体罗列三大罪状:其一,协助科举舞弊,虽因秦牧之死死无对证,难以坐实,却仍引人疑窦;其二,酒后失德,竟与匈奴居次同寝,损害国之体面;其三,勾结山匪劫掠粮草,险些酿成大患。末尾还附上了楚明慎与龙昱勾结的书信。可谓是板上钉钉,辩无可辩。数条罪状之下,阁老恳请皇帝废黜太子,另择贤能立为储君。

&esp;&esp;此封奏折一出,满朝哗然。

&esp;&esp;楚明慎当即就腿软了,明淳帝更是脸色难看得吓人——便是他再偏爱楚明慎,此番也保不了他了。

&esp;&esp;更何况,他也的确是不知道自己这个蠢货儿子竟在背后做了这么多“好事”。

&esp;&esp;永昌二十八年夏,太子楚明慎正式被废,贬为庶人,关入东城别院。举国轰动。

&esp;&esp;诏令一出,便再无回头路可走。

&esp;&esp;太子生母舒后在紫宸殿外跪了三天三夜,也没能跪化帝王的“铁石心肠”。

&esp;&esp;舒后一生只这么跪过两次,一次是二十四年前,为保襁褓中的温聿珣;一次便是如今,为保罪状罄竹难书的楚明慎。

&esp;&esp;整个紫宸殿气氛在那几日都压抑至极,终日只闻摔杯碎盏的声音,满地狼藉。

&esp;&esp;第三日黄昏,温聿珣在殿外接走了跪至昏厥的舒后,送回凤仪宫休养。

&esp;&esp;值得一提的是,明淳帝虽废了楚明慎,却并没立即另立新储。满朝文武看到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不少的明淳帝,皆在这个节骨眼上保持了沉默。立储一事,便这么被搁置下来了。

&esp;&esp;——

&esp;&esp;东城别院。

&esp;&esp;废太子时还是夏末,如今一晃也秋初了。萧瑟的秋风卷起几片早凋的落叶,在空荡的庭院里打着旋,平添了几分凄清。

&esp;&esp;门前冷落,与月余前东宫门庭若市、热闹至极的景象,已是天壤之别。

&esp;&esp;温聿珣推开门,楚明慎正歪斜地倒在地面上,目光空洞地望着上方房梁。

&esp;&esp;听见动静,他连头都未转动分毫,干裂的上下嘴唇碰在一起,烦躁地喝斥道:“说了不吃!滚出去!”

&esp;&esp;温聿珣没作声,定定地看了他半晌,好一会才道:“瘦了。”

&esp;&esp;第一个音节落下的瞬间,楚明慎便猛地回头。

&esp;&esp;他的目光死死钉在温聿珣脸上,牙关渐渐咬紧。

&esp;&esp;温聿珣却恍若未觉,自如地将带来的食盒与一壶酒放在屋内唯一的矮案上,拂衣坐下:“聊聊?”

&esp;&esp;“聊聊?”楚明慎像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低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