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倒是不在意:“娘,孩子要看缘分,而且你也知道我现在的处境,如果离娘怀了孩子,未必是好事。”
&esp;&esp;周氏的脸色一白,顿时不说话了。
&esp;&esp;她自然知道他的处境有多危险,不回京还好,一直生活在山平县,远离那些是是非非,倒能相安无事。若是将来他回京,定会卷入京中那些纷争,步步惊心,只怕他又会成为那些皇子们的眼中钉,甚至可有连郁离都会被害了,更不用说一个脆弱的小婴儿。
&esp;&esp;傅闻宵继续道:“娘,我打算等乡试过后,就准备进京。”
&esp;&esp;“这么快?”周氏吃惊地说。
&esp;&esp;“不快了。”他笑了笑,“乡试对我而言没什么困难,我会参加明年的春闱,自然要提前进京赶考。”
&esp;&esp;周氏知道他已经作了决定,只能叹息一声,“宵哥儿,你确定了吗?”
&esp;&esp;“自然。”他认真地说,“娘,我非入京不可,母亲可能还活着。”
&esp;&esp;周氏的脸色有片刻的空白,反应过来后,失态地上前抓住他的手臂,激动人地问:“真的?殿、殿下还……”
&esp;&esp;傅闻宵不在意她的激动,微微颔首:“是的,这是烈哥和我说的,他总归不会骗我。”
&esp;&esp;傅烈云确实不会骗人。
&esp;&esp;周氏确认这事后,不禁捂着嘴,呜咽地哭起来。
&esp;&esp;傅闻宵扶着她坐下,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柔声说:“娘,别哭了,要是离娘回来看到你的眼睛肿了,她会担心的。”
&esp;&esp;周氏闻言,赶紧用帕子拭去眼泪,哽咽地说:“我这是高、高兴。”
&esp;&esp;虽是这么说,但她努力地控制眼里的泪,以免真的哭肿眼睛,让郁离看到误会,那孩子是个善良又柔软的,她可不想让她担心。
&esp;&esp;周氏缓了会儿,总算将激动的情绪压下来。
&esp;&esp;她认真地说:“宵哥儿,到时我也和你一起进京。”若不亲自去看一眼,她不能安心。
&esp;&esp;傅闻宵微笑点头。
&esp;&esp;奶娘自然要跟着一起去京城,不然离娘又会因为太想“婆婆”而难受失落,心情变得不好,他可不想她难过。
&esp;&esp;既然如此,不如将他们一起带去京城,届时多派些人保护他们便是。
&esp;&esp;
&esp;&esp;转眼就到出发这日。
&esp;&esp;周氏给做了不少让郁离在路上吃的食物,生怕她饿着。
&esp;&esp;郁离道:“娘不用担心啦,这次汪家租了一艘船,送县城所有参加乡试的秀才去省城,船上吃的喝的都有。”
&esp;&esp;当然,汪家会如此财大气粗,其实也是为了傅闻宵。
&esp;&esp;汪举人可不想委屈他的傅贤弟,听说傅闻宵和那些秀才约好去省城,直接租一艘船送他们过去。
&esp;&esp;周氏不禁赞道:“汪家果然仁义。”
&esp;&esp;在她看来,汪家此举虽有笼络那些读书人之嫌,但也确实是仁义之举,再加上汪举人的为人,相信感激汪家的人很多。
&esp;&esp;拿提行李,他们很快出发。
&esp;&esp;周氏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踏着晨曦的光离开,眼角有泪光闪动。
&esp;&esp;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她转身关了门,用手揩去眼里的泪,心里又充满了期盼。
&esp;&esp;-
&esp;&esp;郁离和傅闻宵来到汪家租的船时,已经有不少人到来。
&esp;&esp;汪家给他们准备的客房不仅大,里头的用具都是新的,同时也按傅闻宵的习惯熏香,还放上冰鉴。
&esp;&esp;七月初的天气还是很热,在船上尤其闷热。
&esp;&esp;汪家能给船提供冰块,可见确实财大气粗。
&esp;&esp;郁离对此很满意,她不怕冷,就怕热,热得汗水直流,很快就湿了衣裳,这滋味可不好受。
&esp;&esp;喝了口冰镇的果子露,她惬意地坐在那里,看着傅闻宵整理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