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大嫂,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家小娥比我家小枝还要大两岁呢!我只听说过做姐姐的多照看着点妹妹,没听说做妹妹的还要照看姐姐的道理。大嫂你有骂我家小枝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出去找找小娥呢!”王来娣把陈小枝拉到自己身后,张嘴就是一顿“叭叭叭”。
&esp;&esp;“哼~!”贾银花跺了跺脚,转身出门找女儿去了。
&esp;&esp;贾银花走后,王来娣拉着女儿的手来到井边洗手洗脸。
&esp;&esp;“小枝啊!你别听你大伯母胡说,小娥心眼子那么多,怎么可能会走丢?你看好小叶和小田就好。”王来娣絮絮叨叨地教着女儿。
&esp;&esp;王来娣一向不喜欢大房的二闺女陈小娥。
&esp;&esp;陈小娥的性子像足了贾银花,一点亏都不肯吃,有好处就上赶着往前凑。
&esp;&esp;王来娣不想自家两个女儿和陈小娥走的太近,怕她们学了陈小娥的习性。王来娣希望女儿们和二房的陈小玉在一起玩。
&esp;&esp;小玉那孩子,自己识文断字,还教会了小枝小叶俩写自己的名字哩!
&esp;&esp;就冲着这一点,王来娣就愿意对金翠翠母女俩释放出自己最大的善意。
&esp;&esp;陈小玉没有理会贾银花的作妖,她的目光盯着“咕嘟嘟”冒着白气的药罐子上,心里寻思着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
&esp;&esp;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实力。
&esp;&esp;以陈小玉活了几辈子的经验来看,不管到哪里,都是实力说话。
&esp;&esp;谁的实力强,谁就有话语权。
&esp;&esp;没见陈王氏只是抓着家里的管家大权,就能卡着金翠翠的药钱,随她乐意给还是不给吗?
&esp;&esp;陈小玉要还有上辈子的实力,哪会允许陈王氏这么嚣张?
&esp;&esp;不给?揍一顿就老实了。一顿不行就两顿三顿,总有揍服的那一天。
&esp;&esp;可惜,提高实力不是一夕之功,所以,陈·小菜鸡·小玉除了努力修炼提高自己的实力之外,现在最迫切的事,是努力赚钱。
&esp;&esp;手里没钱心里发慌啊!
&esp;&esp;猛然间成了要啥没啥的小农女,陈小玉有点头秃。
&esp;&esp;陈小玉要是手里不差钱,哪里用的着和陈王氏叭叭那么多?金翠翠的药钱再贵,陈小玉自己掏了就是了。
&esp;&esp;有这个和陈王氏斗智斗勇的时间,陈小玉还不如多修炼一会儿来的划算。
&esp;&esp;可是,陈小玉现在就是穷逼一个啊!
&esp;&esp;顶着七岁女娃的壳子,陈小玉脑子里就算有再多的赚钱手段,一时半会的也施展不开来。
&esp;&esp;做生意?
&esp;&esp;一个七岁的女娃子,能做什么生意?
&esp;&esp;摆摊卖吃食?累个半死也未必能赚钱。
&esp;&esp;不管哪个朝代,都少不了地痞流氓之类的。
&esp;&esp;就算一切顺利,陈小玉想靠摆小吃摊一个月赚上十两八两的,简直是做梦。
&esp;&esp;陈小玉和金翠翠现在手头只有五两银子,连金翠翠半个月的药钱都不够。这点钱花光了,陈小玉和金翠翠马上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esp;&esp;做工赚钱?
&esp;&esp;原身陈小玉以前最喜欢读书识字,女红差的不得了,连缝个手帕针脚都是歪歪斜斜的。像金翠翠那样靠绣技赚钱肯定不用想。
&esp;&esp;做别的?陈小玉暂时没想出来。
&esp;&esp;其实,陈小玉最拿手的赚钱方法,是酿酒。
&esp;&esp;不过,陈小玉初来乍到,还不知道轩辕王朝的法规怎样呢!万一这里的统治阶级不允许民间私自酿酒,陈小玉最大的金手指就被ps掉了。
&esp;&esp;哦,其实酿酒也不算是陈小玉最大的金手指啦!陈小玉最大的金手指,还是她的种植法宝琉璃宝盏。
&esp;&esp;可惜,琉璃宝盏暂时失灵中。
&esp;&esp;唉~!没有了金手指,日子好难过啊!
&esp;&esp;陈小玉盯着碳炉,手里的破蒲扇时不时扇动一下,神游天外。
&esp;&esp;“小玉~!山上的野菊花开了,有一个山坡全都是,美的很呢!”陈小枝洗干净了手脸后,凑了过来。
&esp;&esp;“啊?”陈小玉抬起头看了陈小枝一眼,没明白陈小枝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esp;&esp;“小玉,明天你去不去?”陈小枝笑着问。
&esp;&esp;“去哪儿?”陈小玉回过神来。
&esp;&esp;“去梧桐山里啊!小玉,你上次不是说过,等梧桐山里的野菊花盛开的时候,让我叫你一声吗?你说过要去山上画画的。”陈小枝眼神亮晶晶地看着陈小玉。
&esp;&esp;第18章 姐妹上山
&esp;&esp;陈小枝最佩服堂妹陈小玉了。
&esp;&esp;陈小玉不仅会读书认字,还会作诗画画。陈小枝觉得,陈小玉就该是茶馆的说书先生说的那种大家闺秀。不像她,野丫头一个。
&esp;&esp;被陈小枝一提醒,陈小玉这才想起,前几天原身是说过这样的话。
&esp;&esp;陈青竹还在世的时候,不仅教陈小玉读书认字,还教了陈小玉作诗画画。
&esp;&esp;陈小玉确实聪慧。
&esp;&esp;七岁的小女娃,两年前已经在金翠翠的教导下,熟背了三百千。近两年,陈青竹开始教陈小玉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了。
&esp;&esp;陈青竹作诗的时候,陈小玉有时也能应和几句。
&esp;&esp;陈二牛和陈王氏经常在家里叨叨,说自家最出息的儿子“无后”。
&esp;&esp;或许是听多了的缘故,陈小玉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天的功课排的满满的。
&esp;&esp;陈小玉小小年纪,一手楷书写的极其工整,在陈青竹的指点下,陈小玉画技也有了飞速的进步。
&esp;&esp;不久前,陈小玉画过一幅“山野秋趣图”给陈青竹点评。
&esp;&esp;陈青竹说陈小玉的画技已经学到了他的六成,不过差了点神韵。
&esp;&esp;陈青竹让陈小玉平时多出门多观察,神韵这东西,要靠自己悟,看的多了,画技肯定会有进步的。
&esp;&esp;陈青竹走后,陈小玉和陈小枝约好了,等到山上的野菊花盛开的时候,姐妹俩就一起上山。
&esp;&esp;陈小玉要重新画一幅“山野秋趣图”,等陈青竹回来点评。
&esp;&esp;可现在,物是人非。
&esp;&esp;陈青竹已经死了,

